非法終止用人單位是指用人單位不符合法定條件,或者未經法定程序擅自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后,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可以獲得補償。根據《勞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終止勞動合同或者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補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金。那么,勞動者在收到補償金后是否可以要求額外的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是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是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后,用人單位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的一次性經濟補貼。中國法律一般稱為“經濟補償”,法國法典稱為“解雇補償”,俄羅斯法典稱為“解雇補償”。中國《勞動法》和勞動部1994年頒布的《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以下簡稱《經濟補償辦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按照一定的標準一次性支付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金,額外的經濟補償金來源于《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勞辦發〔1994〕481號)第10條,即:,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經濟補償外,還必須按經濟補償金額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額外的經濟補償適用附加經濟補償的前提條件是,應支付經濟補償,但不按要求支付。用人單位非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給予補償,不得給予經濟補償。因此,由于缺乏先決條件,工人的額外經濟補償要求無法成立。額外經濟補償是懲罰性的;《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和第八十七條規定的補償是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這也具有明顯的懲罰性。根據民法處罰規定的一般概念和法律效力水平,對同一事實的處罰不能重復使用,因此支付賠償的人不應支付額外的經濟賠償,以免加重用人單位的法律責任。此外,《違反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勞辦發[1995]223號)第二條第四款和第三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賠償勞動者損失,但在損失賠償中沒有規定類似的“一年工作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賠償,更不用說提供額外的經濟賠償了。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用人單位違法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將不會獲得額外的經濟補償。如果用人單位想終止勞動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否則,解除勞動合同是違法的,需要對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您所在單位非法終止您的勞動關系,您可以通過所有合法渠道維護您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賠償法全文是什么
2021-01-02車禍劃分責任要多久拿的到
2021-01-24離婚后孩孑撫養費標準
2020-12-10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五保戶誰贍養誰繼承嗎
2021-01-19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什么是勞動法?
2021-01-06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