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種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到期和終止。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經確認職業健康檢查無障礙后方可終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與未經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解除或者終止。疑似職業病患者在診斷或醫學觀察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安排疑似職業病患者的診斷,醫療觀察期屆滿,非職業病確診后,合同方可終止;疑似職業病患者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疑似職業病患者在診斷和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應由雇主承擔。如果員工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因工負傷,是否可以終止合同取決于傷殘等級一至四:如果員工因工負傷被認定為一至四級傷殘,則應保留勞動關系并辭職。5-6級: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不得因勞動合同期滿而終止勞動合同。雇主將安排適當的工作,但工人可以提議終止或終止勞動關系,第7至10級:合同到期后可以終止。如果工人在合同到期時處于醫療期,勞動合同應延長至相應情況消失,什么是“相應情況消失時”?一般來說,它指的是醫療期滿,但并非絕對指醫療期滿。如果在醫療期內終止醫療,則可以在醫療終止之日終止勞動合同,而無需等到法定醫療期屆滿。患病但不需要停止工作休息和治療的人員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只要合同到期
見:原勞動部勞部[1996]40號)規定,如果員工在勞動合同到期時生病,累積醫療期未到期,但勞動合同期已滿,需要停止工作休息治療的,根據勞動部[1995]309號文件第34條的規定,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續至醫療期滿;醫療期滿,醫療期滿的,可以自醫療期滿之日終止勞動合同;經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的退休或辭職手續。不需要停止工作休息和治療的人員,只要勞動合同到期,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如果女性員工懷孕、分娩或哺乳,雇主只有在法律情況消失后才能終止勞動合同,即在正常情況下,合同需要延長至哺乳期滿。哺乳期為12個月,即從出生之日起至第一年。勞動者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只有在其退休時,包括用人單位首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合同才可以終止,勞動者在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果勞動者在合同期滿時已在用人單位連續工作十年,且勞動者提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關系,必須續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法律作出此類規定主要是為了維護勞動關系的穩定。如果一個工人在雇主工作了十年,他就有資格勝任這項工作,雇主的職位確實需要保持員工的相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工人愿意,雇主應與工人簽訂無期限勞動合同,以維持更長的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首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后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用人單位連續工作10年以上,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0年,勞動者提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能解除勞動關系,必須續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制度實施前或國有企業改制前,用人單位的部分職工已在本單位長期工作。新制度實施后,許多老職工很難適應這種新型勞動關系。一旦允許他們進入市場,確實存在競爭力弱和難以適應的問題。年齡的限制使他們缺乏足夠的改善條件。應該說,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他們擔心的不僅是能否與原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還有一個問題,即雖然簽訂了勞動合同,但期限很短,在退休前合同到期,但沒有用人單位與他們簽訂勞動合同。因此,在制定法律和政策時,我們應該考慮那些為國家和企業做出了很大貢獻的老工人的利益。勞動者連續簽訂兩份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不具備《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一)、(二)項規定情形的,勞動者提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能解除勞動關系,必須續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注:實踐中存在不同意見,全國絕大多數地區持此意見,如北京高院、廣東高院、浙江高院、江蘇高院等地有明確意見;在上海的司法實踐中,人們認為用人單位可以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而不續簽。基層工會專職主席、副主席、會員的勞動合同期限自任職之日起自動延長,延長期限相當于其任職期限;兼職董事長、副董事長、委員未履行勞動合同的,自任職之日起任期不足的,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至其任期屆滿時,如果公司強行終止勞動合同,將發生什么情況《勞動合同法》第48條規定,如果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終止或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賠償。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終止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勞動者支付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的過失是如何的
2021-03-10租賃的企業環境違法由誰承擔責任
2021-02-11商標法對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準的規定
2021-01-29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未成年犯罪監護人責任有哪些
2020-11-13家庭冷暴力
2021-03-05什么是同居協議,同居協議有效嗎
2020-12-14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如何通過支付令追債
2021-02-03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