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合同簽訂后一方失蹤的問題新的《民法典》于2021 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沖突的規定將失效,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在《民法典》生效之前,新頒布的司法解釋將取代其規定:本合同依法簽訂,本合同成立并生效,對合同各方均有約束力,應按照本合同履行。合同簽訂后,如果義務方消失,導致其無法履行合同義務,未能實現合同目的,則為違約。守約方可以要求終止合同或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如享有權利的一方消失,守約方可以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要求對方返還原物并賠償損失,致使義務人無法找到履行義務的對象的,可以考慮通過提存的方式履行合同。托管是指債務人將合同標的物交給托管機構,并在債務因某種原因無法交付給債權人時消滅債務的制度。根據合同規定,債權人下落不明,債務人難以履行義務的,標的物可以提存。或者在雙邊合同中,另一方當事人的消失可能導致其履行義務后無法實現自己的權利,并且他可以同時行使抗辯權或不安抗辯權,或者根據具體情況符合條件的,甚至終止合同
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01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難以履行債務:,債務人可以提存標的物:(1)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提存的;(2)債權人下落不明的;(3)債權人無繼承人死亡或者無監護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4)標的物不適合提存或者提存費不適合提存的,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第一百零二條標的物提存后,債務人應當及時通知債權人或者其繼承人或者監護人,但債權人下落不明的除外。第一百零三條標的物提存后,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債權人承擔。提存期間,標的物的孳息歸債權人所有。押金由債權人承擔,以上知識是小編對“合同簽訂后一方失蹤如何處理”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如果一方當事人在簽訂合同后消失,致使另一方當事人無法履行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可以考慮寄存合同標的物。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提供有關lyba的法律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合同法律沖突如何解決
2021-02-17探望權的行使與強制執行
2021-03-05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案件工作的通知
2021-02-11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有補償呢
2021-02-12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城市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都有哪些
2021-01-21公房拆遷款能算作遺產嗎
2020-11-26辦理拆遷房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13農村拆遷有營業執照賠償多點嗎
2020-12-31小產權房拆遷如何賠償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