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勞動者因自身原因離職的,不給予經濟補償;因用人單位原因離職的,給予經濟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不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不履行勞動合同的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有本法規定情形的,勞動合同無效(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事先通知勞動者用人單位。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2)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有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五)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終止定期勞動合同,但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的除外;(6)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五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以下的,給予勞動者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的月薪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當地勞動者平均月薪三倍的,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標準為三倍三倍于勞動者月平均工資,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因自身原因離婚的,不給予經濟補償;因用人單位原因離婚的,不給予經濟補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我國法律關于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規定
2021-01-08股東會決議代簽可以嗎
2020-12-08增加注冊資本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82020刑事拘留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5同居關系財產分割等糾紛可起訴
2020-11-14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8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公司和個人簽的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1-01-04集資房什么時候可以提取公積金貸款
2021-02-07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保險合同訂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2-26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