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取得的根據主要包括哪些?
中國的原始取得主要形式包括:勞動生產、收益、孳息、添附、無主財產、拾得無主物、失散的飼養動物、先占、善意取得、沒收、征收、稅收。物權的原始取得又稱物權的固有取得,是民事主體非依據他人的權利及意思表示而直接依據法律規定取得物權。物權的繼受取得又稱為物權的傳來取得,是基于一定法律事實,依賴于他人意思表示而取得物權。
二、具體情況
1、原始取得勞動生產
指民事主體通過自己的勞動生產活動獲取勞動產品,以及通過擴大再生產取得其所創造的勞動產品。
2、原始取得收益
指民事主體通過合法途徑取得的物質利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等收益。
3、原始取得添附
民事主體把不同所有人的財產或勞動成果合并在一起,從而形成另一種新形態的財產,如果要恢復原狀在事實上不可能或者在經濟上不合理,在此情況下,則要確認該新財產的歸屬問題。
4、原始取得沒收
國家根據法律、法規采取強制措施或強制手段,剝奪資本、分子或違法犯罪分子的財產歸國家所有。
5、原始取得遺失物
遺失物是指他人不慎丟失的動產。所以,遺失物并不是無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拋棄的或因為他人的侵害而丟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和合法占有人不慎丟失的動產。根據《民法通則》第 79條,拾得遺失物應當歸還失主。同樣,拾得漂流物或失散的飼養動物,也應歸還失主。
6、原始取得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隱藏物
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隱藏物,是指埋藏和隱藏于他物之中,其所有權歸屬不明的動產,此類物應歸屬于國家所有,在該物上繳國家以后,接收單位應當對上繳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獎勵。
7、原始取得無主財產
如拋棄物、拾得物、漂流物、走失動物、埋藏物、隱藏物和無人繼承財產等。這是指所有人不明或沒有所有人的財產。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上述情況的財產獲得情況是可以按照原始取得來認定的,但相關情況的處理,還應當基于實際的取得原因而定,是否可以認定為原始取得的關鍵就在于獲得的原因上,如果符合上述七種情況的,才可以認定為原始取得。
善意取得是原始取得嗎?
原始取得商標需要使用備案嗎
商標權的原始取得采取什么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合同期限最長是多久
2020-11-25公司倒閉員工如何證明工齡
2021-03-05申請法律援助的流程
2020-12-10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保證金的擔保形式有哪些
2020-11-22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婚姻法解釋二
2020-11-20同居關系財產分割等糾紛可起訴
2020-11-14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勞動調解協議生效反悔怎么辦
2021-01-12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保險合同的變更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2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