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利用我的個人信息來做賬戶是違法的嗎?
這取決于是否屬于造假,是否應該得到員工的同意。如果不同意,就是做假賬的行為,應該承擔責任。
做假賬是違法犯罪行為。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我國刑法追究刑事責任。我國會計法、稅收征管法、刑法等都對會計造假作出了相應的處罰措施。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四十三條: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前款行為,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通知該單位,可以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其中的會計人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偷稅漏稅,是指納稅人擅自偽造、變造、隱匿、銷毀帳簿、會計憑證,或者在帳簿上虛報支出、漏報、少報收入的行為,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拒不申報、謊報稅款,或者不繳、少繳應納稅款的。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不繳、少繳的稅款和滯納金,并處不繳、少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會計憑證,在帳簿上多報支出或者少報收入,不繳納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經稅務機關通知拒不申報或者虛假申報,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偷稅數額在10%以上不滿30%,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或者經稅務機關兩次行政處罰后偷稅的稅務機關對偷稅漏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金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金額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偷稅金額不足百分之五十的,并處偷稅金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扣繳義務人不繳納或者少繳按照前款所列方式代扣代收的稅款,數額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根據對上述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結論,公司用員工信息進行會計核算必須視實際情況而定,但多數情況下是違法合法的,因為員工與公司本身關系不大,很可能涉及造假行為賬戶。如果您有任何相關的法律意見,可以致電律師事務所在線律師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董監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知識產權類似產品如何界定
2021-03-03解約定金指的是什么
2021-03-10拖欠銀行貸款無力償還會坐牢嗎
2020-12-17賣方贈與的產品有瑕疵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何劃分
2021-03-06出獄后民事賠償有效期
2021-01-102020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標準
2020-12-16給繼子買房后可不可以要回來
2020-12-17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有哪幾大注意事項
2020-12-07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