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應注意哪些問題?
1。評估保值增值的內容。對國有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審計,應明確國有企業所有者財產包括哪些內容。根據現代企業制度和新會計制度的規定,將所有者權益作為評估企業財產保值增值的內容是合理的。這是因為:第一,企業的資產不僅是固定資產,而且是流動資產,企業所有者的流動資產應當保值增值。第二,把企業所有資產作為保值增值的對象是不合理的。企業總資產的一部分是用借入資金和他人資金購買的。只有扣除這部分資產后,剩余的資產才能成為企業所有者的財產。二是適當調整所有者權益的歸屬,即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的金額。但在實踐中,理論值和實際值往往不相等,因為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的金額是企業總資產扣除企業負債后的部分,總資產包括盤盈、盤虧、毀損和不可撤銷費用企業的核心。企業相應的負債也可以包括賬款收入、壞賬和專項資金。因此,有必要對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進行調整,扣除所有影響因素,以達到理論與實踐的一致性。
在資產負債表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平衡關系為:一方面,資產增加時所有者權益增加,資產減少時所有者權益減少;另一方面,所有者權益減少而負債增加,所有者權益增加而負債減少。由此得出: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資產增加系數+負債減少系數-資產減少系數-負債增加系數=調整后所有者權益。
對所有者權益調整因素進行審計,需要對影響所有者權益的相關因素進行全面審計,確認所有者權益調整因素的增減變動是否真實合理。三是認真審查“待處理財產的盤虧、盤盈”主體的構成,對未處理財產的盤虧、盤盈、毀損進行審計。
如果賬戶是借方余額,則應減少“所有者權益”;否則,如果賬戶是貸方余額,則應增加“所有者權益”。對固定資產、庫存物資和庫存現金進行全面清查后,屬于企業盤虧的,減少“所有者權益”,屬于企業盤盈資產的,增加“所有者權益”。
有必要關注費用的相關賬目以及“經常項目”中是否有長期費用。
審計長期投資,如果投資收益,則增加“所有者權益”;如果存在投資損失,則減少“所有者權益”。
經常項目壞賬處理審計。如果存在債務性壞賬損失,則減少“所有者權益”;如果存在債務性壞賬損失,則增加“所有者權益”。
在審計中,有必要關注應付福利費是否超支。如果“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科目存在借方余額,實際上是企業的潛在損失,確認后減少“所有者權益”。
對影響企業所有者經營業績的相關內容進行審計,調整資產負債表期初和期末“所有者權益”相關因素的,采用調整后的期末“所有者權益”減去期初“所有者權益”后的金額其差額為期末所有者財產較期初的增加額減去變動差額。但這不能視為保值增值的最終結果,因為影響企業所有者財產的不僅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客觀因素應在評估中扣除。
歸納起來,扣除各種主客觀因素后,期末業主財產數——期初業主財產數=業主財產增值。差額為正,表示資產增加;差額為負,表示資產減少。這應該是經營者對業主財產保值增值的最終評估結果。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柯,女,漢族,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學位,中國政法大學在讀研究生,2015年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并取得A證法律職業資格,現為新疆正嘉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年輕、活力、專業、認真、誠信。擅長:民事糾紛調解,行政復議,公司企業法律事務,法律顧問,人身損害賠償,婚姻家庭,刑事辯護,合同糾紛,勞動工傷,保險理賠,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等。 從業格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惟有客觀事實才是最高的權威! ??聯系方式:19999269988、15923547832 地 ??址:新疆喀什市克孜多維路527號香城大廈4單元12樓 新疆正嘉律師事務所 郵箱:920005170@qq.com
沒簽勞動合同可以進行勞動調解嗎
2021-02-20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具有何種職權
2020-12-21保證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1-272020傷殘等級評定標準賠償
2020-11-11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生產線外包
2020-11-11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交通事故意外險的適用對象是什么
2021-03-10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保險的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3-06告之義務與保險人給付責任的關系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