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一旦委托驗價,必然涉及當事人配合驗價部門的工作。我曾經經歷過這樣一個案例,即仲裁庭選定價格評審部門后,價格評審部門召開價格評審預備會議。會上,雙方就誰應該提供施工圖和一些信件的真實性進行了爭論。最終,價格評審部門只能根據各方感受將工作分配給各方,將本應在法庭上解決的證據收集和工程數據存儲責任問題搬離法庭,這就使得價格評審部門作為一名法官或仲裁員努力工作。因此,應當在法庭上明確當事人如何配合審判。主要包括兩個程序:質證和質證。
在價格評審中,如何按照相關定額只對項目現場進行價格評審,在價格評審前可能不需要證據質證。但事實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價格審查部門如果事先不盤問這些證據,必然會使用一些涉案材料,如施工圖、竣工圖、零工單、材料付款確認書、工機單價確認表、工程設計變更單等價格評審,在價格評審過程中,一旦一方提出異議,價格評審部門可能不知道該怎么辦。
例如,在價格復核中,建設單位拿出建設單位出具的“補償證明”,證明建設單位應當拆除部分臨時設施,按照建設單位的指示重新施工。施工單位同意賠償施工單位返工損失100萬元。但是這個證書是沒有簽名的副本。價格評審部門認為:這個證明雖然是無效的,但很合理,所以會計入工程總價。對此,建設單位認為:當時確實討論過賠償問題,但沒有最終確定賠償金額。因此,確認賠償100萬元是不公平的。因此,在價格復核前,有必要對證據進行質證。該部門可以在審判前跟蹤證據,而不是使用數據。筆者甚至認為,對于重大復雜項目,可以在價格評審中進行聽證。也就是說,一旦一方當事人在價格審判中提供了新的證據,就可以在法院或者仲裁庭的主持下舉行聽證。價格評審中還有一個舉證問題,即誰負責提供相關的價格評審信息。筆者認為,以開庭形式進行的舉證責任應由法院或仲裁庭、評估部門和各方當事人共同承擔。舉證責任的確定有兩個原則:一是要求價格審查的人提供證據;二是根據合同和法律確定舉證責任。
例如,建設單位未確認工程決算,要求通過價格評審確定工程價款的,由建設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當事人已確認工程決算,但建設單位認為工程決算是無效的不真實、不合法,需要通過價格評審確認工程價款的,由建設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如果舉證責任人不能提供證據,將承擔相應的法律風險。另一個例子是,如果合同和法律能夠明確規定工程資料的保管責任,保管方就有提供資料的義務。如果保管方無法提供信息,價格審核部門只能現場按定額審核價格,法律風險只能由保管方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是如何規定拘役的
2020-12-22公司經營期限一般幾年
2020-12-08公司瑕疵設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1強迫寫欠條屬于什么罪
2020-11-30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16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公司調動職位要出具什么文件
2021-02-02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交通保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