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股東資格有哪些限制?
1。雖然《公司法》沒有對自然人股東的行為能力作出明確要求,但根據《民法通則》的基本規定,自然人作為公司股東,應當具有充分的行為能力,能夠有效地實施簽署相關投資協議等法律行為,公司章程的簽訂和出資的繳納。公司股東應當是能夠從事營利活動的法人。目前,各類國家機關禁止經商辦企業,不能成為公司的發起人和股東;但可以利用國家授權的專門機構作為發起人投資設立公司。例如,2003年12月成立的**匯金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代表國家對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重點金融企業行使投資者權利和義務的國有獨資投資公司。關于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和事業單位法人是否可以成為公司股東,雖然1998年國務院頒布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對此作了禁止,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1999年發布的《關于企業登記管理若干問題的實施意見》有所松動。其中第六條指出,“社會團體(含工會)、事業單位”和具有法人資格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可以作為公司股東或者出資設立企業法人,但依照黨中央、國務院規定不得經商辦企業的除外。”。此外,中國禁止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和其他中介機構設立其他行業的公司作為股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律師事務所不得從事法律服務以外的經營活動”;1998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布的《關于公司登記管理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一條規定“會計核算”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不得以投資者身份投資其他行業設立公司。”。(3)公司不能成為自己的股東。為避免因公司自身股東雙重身份造成的權利義務關系不清,防止因公司收購、持有自有股權導致公司實際資本減少,以及上市公司可能出現操縱公司股價的現象,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各國法律普遍禁止公司成為自己的股東。(四)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不得成為所在企業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為避免被投資有限公司股東會出現身份重疊,進一步損害企業利益,《公司登記管理若干問題規定》第二十四條作出上述禁止性規定,這也符合《公司法》第149條禁止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公司競爭的立法精神。《公司法》第七十九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半數以上必須在中國境內有住所,以利于承擔公司的設立責任,參與和監督公司的經營管理。第二,如何認定股東資格取得股東資格的充分必要條件是要具備上述一系列正式的和實質性的條件,但在實踐中,這些條件往往得不到充分的滿足,如何通過證據不全來判斷股東資格也就不盡然了成為司法實踐中必須解決的問題。股東的出資額、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與工商登記冊記載的不一致的,股東資格的認定可以遵循以下原則:
(1)當實體證據與形式證據發生沖突時,應當以形式證據優先認定股東資格。實體證據不具備形式證據的特征和功能。它僅證明某一主體具有出資行為,實際出資不一定取得股東資格。因此,只能在特定情況下作為確定股東資格的證據。實際出資人與公司章程或者股東名冊記載的股東不一致的,應當按照公司章程或者股東名冊的規定確認股東資格。(二)在內部關系中,即公司與股東之間、股東與股東之間、股份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即不存在第三人時,發生股東資格糾紛,工商登記只具有公告功能和證明效力,應當以股東名冊和公司章程的記載為依據;公司章程記載的內容與股東名冊記載的內容發生沖突的,原則上應當堅持公司章程優先適用的原則,因為公司章程是公司的自治章程,而股東名冊只是公司章程所確認的股東資格的記錄,來源于公司章程。(3) 在對外關系中,工商登記是對抗第三人最重要的證據。公司成立時,全體股東必須共同簽署公司章程,并辦理工商登記。在設立登記簿上記載股東姓名的,可以向公司、其他股東和第三人主張股東資格。同樣,善意第三人也只能通過工商登記認定出資人或受讓人的股東資格,而不考慮其他形式或實質性條件。這主要是為了保護善意第三人,從而保護交易的安全。股東資格是投資者取得和行使股東權利義務的基礎。股東資格的確定對投資者、公司和債權人都具有重要意義。在確定股東資格的標準上,應當綜合考慮影響股東資格的各種實質性因素和形式性因素,任何一個因素都不足以確定是否需要考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因素,區分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閱讀了以上信息后,我相信我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股東資格有哪些限制,如何認定股東資格?我相信我們不能被這兩個問題打敗。以上是律霸小編帶來的如何獲得股東資格限制的相關信息。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您進行網上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姜云章律師,法學學士,現為四川弘澤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本律師要求自己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高度的工作責任感有效地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本人的執業理念。 在辦案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聽取當事人陳述耐心細致、法律分析全面精準、應訴策略高效專業的執業特點,成功代理了涉及民事、商事、行政、刑事等各類法律案件, 在職業過程中,本律師深刻的明白只有自身理論知識的不斷積累提高,才能更好地在不斷變化的社會情況和日趨復雜多變的社會關系中解決實際的案件,才能更好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才能給自己的當事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因此本律師一直致力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研究。 同時,本律師堅持“團隊合作贏未來”的信念,摒棄“單打獨斗、個人英雄主義”的陳舊觀念,努力探索團隊合作運營的最佳模式,以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以期實現自愿的最佳配置從而實現在法律范圍內以最小的成本盡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自驅除所有不和諧和不公正現象。 本著“誠實守信、勤勉盡責,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執業宗旨在追求公平正義的法律道路上不斷探求。
新勞動法辭退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7在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制有哪些難點
2021-01-12公司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1-01-16申請強制執行多少天能拿到錢
2021-03-08買房子沒有土地證有什么后果
2020-11-18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申請回避的理由
2021-03-03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2020
2020-12-05工傷有工資嗎,工傷工資怎么規定的
2020-11-28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單位現在突擊裁員要給勞動者補償嗎
2021-02-14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