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原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出臺了《關于發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積極試行股份合作制。然而,自我國企業改革發展以來,這種以集體為前提的組織形式已不符合現代企業模式:股份合作制企業的集體所有制不明確,職工股的股東權力在地位前提下難以描述。因此,一些地方政府開始倡導股份制企業再改革。此外,股份合作制企業改制也是擬上市企業改制的必由之路股份合作制企業改制如何將股份合作制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業沒有相應的法律規定股份有限公司依照《公司法》的規定,只能按照新設公司的程序變更,而新設公司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明確產權界定
一個發展良好的股份合作制企業因準備上市而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其股權結構為集體股占30%,職工個人股占70%。在改制過程中,我們發現公司現有員工200多人,而公司成立時有600多人持股。他們中只有少數人在離開公司時辦理了退職手續。那么,公司在重組基準日的權益是否屬于持有職工股的所有個人或者現有在職職工,而如何界定集體股權權益的歸屬,在現有的法律法規中找不到(只有一些地方性的規范性文件,《指導意見》認為:“股份合作制企業既不是股份制企業,也不是合伙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是一個獨立的法人,以企業的全部資產承擔民事責任。職工股東大會是企業的權力機構,實行一人一票的表決方式,根據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本質,我們要解決股份合作制企業改制中的兩個主要問題,即:,個人股和集體股的確認首先,員工的個人股應以勞動關系為基礎股份合作制是勞動合作與資本合作相結合的產物。勞動和資本的前提是什么?問題的答案是,上述情況下離開企業的員工是否仍應持有公司的股權,企業的權益是否包括集體權益,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本質是集體企業,其前提是集體勞動合作關系。《指導意見》還規定:“職工離開企業時,其股份不得抽走”。由此可見,勞務合作是股份合作制的前提。沒有勞動關系,員工就不應該持有企業的股權。因此,離開企業的員工不應再持有企業的股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理合同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27行政拘留要走哪些程序
2021-03-11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28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
2021-01-29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如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是什么
2020-11-23新農村建設危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1農村征地,農民沒有簽字便強征,合法嗎
2020-11-23申請宅基地資格與流程是什么
2021-01-21農村拆遷安置房購買權是遺產嗎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