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從經濟學角度看,著作權保護有期限,這是著作權與有形財產的重要區別之一。對有形財產的保護沒有時限。通過對作品、有形財產等公共物品的比較,有助于理解不同保護期的原因。結合對稀缺性的討論,可以理解知識產品公共產品的特征:
將財產權賦予土地、牛羊等有形財產的合法性在于稀缺性和效率。有形財產的使用是消耗和沖突,即同一有形財產只能由極少數人同時使用。這一特點使得有形財產資源稀缺。基于此,有必要賦予專有產權,以保證資源的有效分配和使用。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是不同的。一旦出版,就可以無限期地復制和傳播。在經濟學的概念中,作品屬于公共物品的范疇。這種公共產品很難被創作者即作者控制,除非作品不公開。這樣,我們就不能用授予永久性有形財產權的方法來解釋授予作品著作權的合法性,而且在著作權和其他知識產權的經濟學中,保護期限的限制側重于減少潛在的壟斷利益(相應的許可和這種所有權的資源分配)。版權保護是有成本的,這不僅包括版權法實施的成本,還包括公眾不能自由使用作品的社會成本。一般來說,保護期越長,版權的社會成本越大;保護期越長,進入公共領域的作品就越少,因此作品的表達成本就越高。從著作權激勵理論的角度來看,著作權保護期的設立可以刺激作品的創作和傳播。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作品在創作完成后或短時間內進入公共領域,后果會是怎樣的。保護期的規定,既保證了對作者創作和傳播作品的必要激勵,又保證了作品的著作權人和使用者,特別是作品的傳播者,收回創作和傳播的成本,獲得必要的利益,因為收回投資并獲得收益需要一定的時間。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保護期越長越好。究其原因,是長期保護加重了社會使用作品的負擔,增加了后繼作者使用作品和現作者使用他人作品的成本。例如,將著作權的保護期從50年延長到60年,不僅降低了作者額外收入的實現價值,而且增加了作者創作新作品的創作成本。此外,較長的保護期對作者創作動機的影響也會大大削弱。在著作權保護期延長具有追溯效力的情況下,“增加創作的動機是受影響的作品(尚未創作的作品),表達成本的增加將涉及所有作品的借閱,不僅是現有的和未創作的作品,“[1]這是一個有說服力的論點,反對追溯延長版權期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租賃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6涉外離婚判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07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老人遺產女兒能分嗎
2021-02-12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