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生效條件的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如何?
一般來說,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的股權轉讓合同成立時生效。在公司實踐中,當事人就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條件達成一致主要有三個條件。一是附加形式條件,將合同的履行作為合同生效的關鍵要素,如約定合同必須公證、加蓋公章等;二是批準條件,如國有股權轉讓須經股東大會批準或主管部門批準;三是將履行一定的合同義務作為合同生效的重要條件,如受讓人支付轉讓款,轉讓人交付公司賬簿和文件或公章,并以轉讓人辦理公司變更登記為合同生效的條件。但是,有些當事人在合同條件尚未履行之前已經實際履行或者部分履行了合同,合同尚未生效。如受讓方已支付轉讓價款或實際行使股權,轉讓方已提供公司信息等。,轉讓合同雙方發(fā)生糾紛時,合同效力發(fā)生糾紛
對于雙方簽訂的附條件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應當堅持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情況下,依照合同法的有關規(guī)定確定合同的效力。如果不滿足合同所附條件,合同將不生效,對雙方不具有約束力。但實際履行發(fā)生時,應當維護公司的交易安全和秩序,貫徹誠實信用原則,并采用適當的法律解釋和合同解釋方法確定合同的效力對于合同附加的正式條件。當事人在履行形式之前開始履行合同的,視為當事人按照意思表示優(yōu)于合同約定的原則,以實際行為變更合同生效條件。沒有證據證明“實際行為”不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的,視為有效,因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以股東大會或者有關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批準為合同生效條件的,事后不得退回,法律條件可以由當事人設定,也可以排除,因此不能將其作為附于合同的生效條件,不能單純根據當事人的實際履行情況認定合同有效。但是,合同當事人故意設置人為障礙,致使合同生效條件失效的,當事人只有以履行合同義務為合同生效條件的,才可以追究責任方的締約過失責任,該條件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才視為合同生效。以合同義務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實際上是當事人對合同效力的決定權。但是,上述帳簿、公章的轉讓等條件對當事人實現合同目的影響不大,當事人已經履行了合同的主要義務的,按照誠實信用原則,該條件視為已經履行,合同應視為有效。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追究違約方的責任
以上是小編有關內容的總結。如果您還有相關的法律意見或其他不了解的事項,可以在網上致電律師進行解答,律師的專業(yè)知識可以幫助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放棄繼承權算是贈與嗎
2021-02-20翻供是什么,翻供的認定是怎么樣的
2021-02-07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代位繼承人放棄繼承
2021-03-23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