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解散和清算制度是什么?(一)啟動公司解散、清算程序的主要條件我國《民法通則》規定,法人終止事由中有一項一般性條款,即法院介入解散、清算程序,以打破公司僵局的法律依據。首先,作為法院請求介入終止法人資格的主體,股東不可質疑。在公司僵局狀態下,通常存在一個股東的脅迫和對其他股東的嚴重不公平。原管理公司的少數股東控制公司的經營和財產,事實上剝奪了其他股東的任何權利。不允許解散等于允許控股股東侵犯其他股東的權利,非法占有公司財產,其他股東在法定資本制度和公司法資本不變原則下沒有更有效的退出機制,任何公司成立后,其資本將被凍結,除非通過嚴格、復雜的減資程序,股東的出資無法收回,股東退出公司的合法途徑是轉讓其股權,但在公司發生尖銳沖突的情況下,股權轉讓也存在嚴重困難。因此,除非異議股東能夠以公平的價格轉讓其股份,否則解散公司將成為股東退出公司、收回投資的唯一合法途徑。實踐中,一家從事產品生產、銷售的公司因經營失誤已停產,但其銷售工作仍在進行中,在請求法院判決其債務的過程中,新的債權人不斷出現。此時,如果不賦予債權人請求法院及時裁定公司解散清算的權利,那么公司就會破產,債權人獲得賠償的可能性很小。我們認為,賦予債權人解散請求權,可以促使公司積極履行義務,而解散的決定取決于債權人提供的基本證據和公司的實際情況。此外,公司主管部門應根據法院通知進行專業審查。因此,賦予債權人解散請求權,不影響或者阻礙公司的經營;(2)解散清算裁定的適用;(二)管理或者處分公司財產明顯不當,危及公司生存的;3.公司因其他原因不能經營時。在上述案件中,“重大困難”、“重大不當行為”和“無法操作”實際上賦予了法院更大的自由裁量權。為防止濫用職權,法院在作出解散決定前,應當就利害關系人的申請和有關事實,致函公司主管部門并征求其意見,但原則上應當參照意見,解散不需要作出終局決定,下列情形適用裁定清算:
1.公司章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明確約定的,法院可以裁定清算。
2.在選擇方面,審計師、監事、清算人的任免和任期,股東未指定的,法院可以根據利害關系人的申請任免,解散時直接任免清算人。
(3)清算人任期內未召開股東大會的,清算人的權力:股東大會不能召開或者不能作出決定的,清算人可以請求法院授予必要的權力,完成清算。以上是小編對有關問題的回答。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咨詢律霸.com的免費法律咨詢,它可以幫助您解決疑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議與實際不符可否作廢
2021-01-07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已登記的地役權的可以單獨申請登記嗎
2021-02-15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加入WTO對各行業的影響:保險業國際貿易論文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