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減稅最直接的思路是減少應納稅所得額,這在規劃理論界被稱為稅收籌劃”,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通知》(國稅發[2006]56號),新的納稅申報表基本上是以會計為基礎的。例如,新申報表第1行“銷售(營業)收入”口徑反映了納稅人按照新會計準則計算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以及稅法規定應當確認為當期收入的視同銷售收入。因此,要想降低稅收風險,企業的日常核算應該做到賬上清楚,而不是“眉來眼去”(1)根據稅法規定,納稅人經營的增值稅(或營業稅)應稅項目適用不同稅率的,其銷售額應當分別核算。如果不單獨核算,稅率應該“高”。因此,在企業會計核算中,對不同稅率的商品或貨物,宜按項目或分項設置會計科目;混合銷售業務涉及增值稅和營業稅的,分別計入“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納稅人出口不同稅率的商品或者貨物,也應當分別核算。如果會計核算不清楚,稅率就會“低”。目前,我國出口退稅主要是增值稅和消費稅。退稅率的大小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從資金的時間價值來看,會給企業資金管理帶來一定的負擔。(3)納稅人兼營免稅、減稅項目的,免稅、減稅銷售額應當單獨核算。銷售未單獨核算的,不得免稅、減稅。例如,根據稅法規定,國債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稅,企業應當將國債利息收入與其他債券利息收入分開計算;技術轉讓所得30萬元以下的,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與技術轉讓有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技術培訓收入,由企業單獨核算。如果難以區分,將失去享受稅收優惠的機會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通知,稅務機關有權核實應納稅額,以防納稅人賬目混亂或成本信息不全,收入憑證和費用憑證,這使得審計賬目變得困難。這樣,即使企業經營業績較好,如果企業會計信息混亂,稅務機關難以核定應納稅所得額,也只能采取核定征收,這遠遠高于實際應納稅額。例如,根據不同行業,核定的應納稅所得額稅率為7%-40%。事實上,一個企業的平均利潤率遠沒有那么高;另一方面,如果企業經營不善,確實出現虧損,按照審計收款的方式,仍有5年的時間彌補虧損,不能通過核定收款的方式享受。因此,納稅人應加強財務會計核算,積極爭取實行審計征收,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稅收損失。廣告費用的認定:(1)廣告費用由專門機構(經工商部門批準)產生;(2)已實際支付并取得相應發票;(3)通過一定的媒體傳播。業務宣傳費和廣告費要嚴格分開,不符合廣告費條件的按業務宣傳費處理,廣告費的所得稅處理:除特殊行業另有規定外,納稅人在每個納稅年度發生的廣告費用,不超過銷售(經營)收入的2%,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扣除;超出部分可無限期結轉至以后納稅年度業務宣傳費所得稅處理:納稅人在每個納稅年度發生的業務宣傳費(包括非通過媒體的廣告費)可根據實際情況在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的5‰以上,超過5‰的部分本年不能抵扣,以后年度也不能抵扣
因此,企業在實際經營中應盡量取得廣告業總發票,同時避免將廣告費與業務宣傳費混淆。筆者在審計中發現,部分企業將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列為“宣傳費”,列在“銷售費用”的同一副科目中。這種會計處理在年底將被視為業務宣傳費用,從而增加了稅收成本。反之,如果將不符合規定的業務宣傳費用列為廣告費用,則會導致逃稅和較高的罰款成本4.原始憑證管理。企業申報表上的“扣除項目”必須合法、真實。原始憑證是各單位和個人在購銷貨物、提供或者接受勞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時向對方提供的收付款的書面憑證。合法原件包括:加蓋稅務機關發票監制章的發票;省級稅務機關批準的未加蓋監管章的發票(郵局、銀行、保險、交通等部門的收據);財政部門管理的行政收費收據(公路、交通、工商、稅務、質檢等部門的收費收據)。它是財政收支的法定憑證,是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是稅務稽查的重要依據。納稅人發票一經非法取得,可能以“逃稅罪”論處,并處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因此,建議納稅人在發票等原始憑證的管理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納稅人在沒有發票等正式收據的情況下購買貨物或者支付費用,以白條形式入帳的,取得發票和其他收據的期限為:當年12月31日前,存貨、固定資產、期間費用,未取得正規發票、收據,且在當年12月31日前已估值入賬的,按稅法規定視同調增稅處理,納稅人納稅年度應當包括或者不包括的扣除項目,以后年度不得稅前扣除。如應計未提費用(工資附加費)、應計未提折舊、應攤銷無形資產成本等,即當期費用由當期承擔,按規定不得提前或延遲,企業實際發生的財產損失,應當在損失發生的年度申報扣除,不得提前或者延后;非正常損失(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戰爭和其他不可抗力或人為管理責任)必須經稅務機關批準,才能在年度內扣除。因此,企業必須及時取證、及時申報、當年扣除
對于符合條件的稅收減免,絕大多數稅收減免都有期限,到期后難以享受。根據國家規定,減免稅后分為審批類和備案類,審批類按審批方式辦理。納稅人只要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完善財務制度,加強會計管理,基本上可以規避風險。備案的減免項目,備案后需經稅務機關登記,自登記之日起享受稅收優惠。因此,建議企業請專業機構對減免稅條件進行認真審核,確認完全符合減免稅條件后,進行備案,避免納稅人未按規定申報納稅、報送納稅資料,扣繳義務人未在規定期限內向稅務機關代扣代繳、代收有關資料,造成滯納金甚至罰款的損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處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第三,研究新政,把握本質,降低風險。根據規定,使用應稅貨車的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可以寫幾個人名字
2021-02-17沒衛生許可證怎么處罰
2020-12-02如何準確地認定行政處罰對象的資格
2020-12-09合議庭成員必須參與開庭審理嗎
2021-01-24鄰居違章裝防護欄遮擋光線如何處理
2020-12-10公司入繳注冊資金延期怎么辦
2020-12-11收購空殼公司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12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會死嗎
2021-03-23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離婚后夫妻共同居住的房子怎樣分割
2021-02-09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