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作權人和作者的區別是著作權人不一定是作者,但作者一般是著作權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九條規定:“著作權人包括作者和其他公民,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一)作者: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直接創作作品的自然人是著作權的原始主體。所謂直接創作作品:是指作者通過自己的獨立構思,運用自己的技巧和方法,直接(包括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立體形式)反映自己思想感情、個性特點的作品。幫助作者修改稿件、編輯、校對、審稿,不能是作者,因為是在作者創作的基礎上修改的,在工程上簽字的法人和非法人單位;沒有相反證據的,是作者(二)其他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和非法人;通過繼承、遺贈、轉讓、委托,可以成為著作權的主體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第(六)款規定,著作權的財產權可以繼承為繼承。第十六條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著作權法》第十九條規定:“公民死亡后,作品的使用權和報酬權,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讓。”(三)不屬于作者的法人和非法人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五條、第十六條)(4)國家:根據《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國家作為著作權主體的情形有幾種:1.作者將原作品和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無償轉讓給國家,或者將已發表作品的著作權財產權無償轉讓給國家。2.作者死后將其作品的全部或者部分著作權贈與國家。3.作者死后,其作品的著作權財產權既不繼承也不贈與,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屬于國家享有;著作權屬于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變更或者終止后,不承擔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著作權由國家享有
(5)外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條、第十三條分為三種情況:<1;第一次在國外發表的外國作品,在中國境內30日內發表的,視為第一次在中國境內發表2.但是,如果中國公民放棄或者轉讓權利,外國人所在國與中國沒有雙邊協議或者不是兩個公約的成員,他不能成為著作權的主體,作者和法人可以成為著作權人。作品創作成功后,也符合著作權登記條件。如果著作權轉讓給他人,那么受讓人也可以向著作權人轉讓。也就是說,著作權人與作者之間存在一種包容關系。需要注意的是,無原創性作品的作者不屬于著作權人,軟件著作權登記的法律意義是什么,如何認定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侵權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新增資質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9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04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土地確權是否逐戶逐地塊丈量土地
2021-01-03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北京可以注冊保險代理公司嗎
2021-02-07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理財專家支招"低息時代" 五種渠道"規避"利息稅
2020-12-10勞務承包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2承包合同什么時候生效呢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