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主管,我們公司與一名員工簽訂了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合同約定該員工擔任市場部客戶經理。合同期滿前一年,該員工通知我公司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公司同意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并于2003年1月17日為其辦妥離職手續。但很快公司就發現該員工仍占有代收的公司銷售款18萬元,2月25日、4月1日、4月28日公司三次致函該員工,要求其盡快返還代收的公司銷售款,但未收到該員工的答復和還款,我公司于2003年5月上旬提起仲裁申請。請求該員工返還占有的公司銷售款項18萬元,仲裁委員會以該案不屬勞動糾紛為由不予受理。2003年5月中旬,公司又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以勞動糾紛立案受理。2003年7月,我公司收到法院的判決,該判決以超過仲裁時效為由駁回了我公司的訴訟請求。我想咨詢一下:
1、這個案子到底是不是屬于勞動爭議案件?
2、我公司在發現該員工侵占了銷售款后一直同其交涉,并在5月上旬提起仲裁,怎么就超過仲裁時效呢?
解答分析:
首先,該案件屬于勞動爭議案件,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予受理的理由是錯誤的。
其次,你公司提起仲裁超過了仲裁時效。你公司在發現員工侵占公司銷售款后,雖然一直同其交涉,敦促其還款,但公司并未在勞動法規定的仲裁時效中提起申請,在爭議發生后六十日內提起仲裁申請,而是在雙方爭議發生后三個多月(即2003年5月上旬)后,才提起勞動仲裁。在這里,我們也建議相關公司,在處理因員工拒不還返用人單位或個人財物發生的爭議時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確定是勞動爭議還是普通民事爭議;二、如果是勞動爭議,一定要在勞動仲裁時效內提起勞動仲裁。千萬不要把這類糾紛一律當作普通民事糾紛來對待,一定要在爭議發生后六十日內提起仲裁申請。
相關法律規范:
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后,員工有時拒絕返還其占有公司的財產,例如代收的銷售款,工作用的手提電腦等等。因員工拒不還返用人單位或個人財物的爭議現行法律法規規定比較模糊,也沒有全國統一使用的標準。
根據2002年2月6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占有對方財物的行為與勞動權利與義務相牽連的,應作為勞動爭議案件;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占有對方財物的行為,與勞動權利義務沒有關系或屬非法占用或臨時占用,因此發生爭議的,不作為勞動爭議案件。從上述規定中可以看出,員工拒不返還公司財物在司法實踐中是作為勞動爭議案件處理的,也就是說適用六十天的仲裁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及安置費補償標準計算
2020-12-28實習生受傷屬于工傷嗎
2021-01-20夫妻分居多長時間可以離婚
2021-02-14股東會決議代簽可以嗎
2020-12-08音樂版權費一般多少錢
2020-11-18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交通事故保全處理
2021-02-04超前點播是否違規呢
2020-12-31法定管轄分為哪幾種,裁定管轄有哪些
2021-03-11最新中止審理申請書模板2020是怎樣的
2021-03-13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酒后駕車保險公司需要理賠嗎
2021-03-11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保險公司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可搭售其他產品嗎
2021-03-21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