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成立于1996年10月24日。徐先生自原告成立之日起在原告工作,先后擔任司機、客戶經理等職務。自2002年起,徐先生擔任原告辦公室主任
2007年4月,原告對營業部的所有員工進行了競爭性雇傭,并在《關于營業部競爭上崗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規定:“營業部所有員工必須參與本次競爭上崗。如果他們無故不參加競爭性就業,公司將自動離職”。同時,徐先生在2007年4月底沒有參加任何工作競爭,競爭結束后,原告將辦公室主任的職位更名為總經理和出納,并于2008年8月21日沒有為徐先生安排任何工作,原告將《關于勞動關系處理的通知》郵寄給徐先生,內容為:“在我公司2007年4月組織的全日制競爭上崗過程中,已向所有員工發出通知,但您未參與競爭上崗,此后未在本公司工作。公司決定將你視為自動辭職。我們特此正式通知您。我們希望在收到通知后七天內,在公司辦理相關的辭職手續以及備案和社會保險轉移手續。同時,原告向徐先生陳述,雙方的勞動合同于2007年8月15日終止
徐先生對公司的處理意見不滿意,并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聽證會后,仲裁委員會發現公司終止勞動關系的決定是非法的,并裁定公司于2008年4月至8月向徐先生支付工資和終止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共計近60000元
公司和徐先生均拒絕接受該裁定,并于4月先后向法院提起訴訟
2007年,該公司進行了內部競爭并重置了職位名稱,但徐先生拒絕參加競爭,同時拒絕上班。2007年8月15日,由于徐先生拒絕參加比賽,連續四個月缺勤,公司向他發出了勞動關系處理通知,并簽發了工作退單。這并不是不恰當的,要求駁回徐先生的索賠。同時,該公司提供了該公司兩名現任員工的證人證詞,證明徐先生自2007年4月比賽結束以來一直沒有值班,他的行為構成曠工
徐先生辯稱,公司的競爭性雇傭文件沒有事先告知他,競爭性職位需要證券資格或會計資格。根本沒有合適的職位,所有競爭職位的工資都遠低于他目前的工資。公司故意設置了一個門檻,使他無法競爭。2007年4月1日,公司突然解除了他的辦公室主任職務,沒有安排任何工作,但他仍然堅持每天值班,不承認公司提到的連續曠工。2007年8月15日,公司突然提出終止合同,并于當天為其辦理了出境手續。2007年4月1日至2007年8月15日期間,公司未支付工資
法院經審理認為,因雇主的解雇、退市、解雇、終止勞動合同等決定而產生的勞動爭議,應由雇主承擔舉證責任,減少勞動報酬和計算工人的工作年限。在本案中,原告的證人證詞與徐先生申請書中的內容一致,可以證明徐先生事先知道比賽文件,但因情緒困擾未參加比賽。根據原告與被告之間的勞動合同,原告安排被告從事管理工作,或臨時安排被告從事其他工作或調整工作崗位,但對如何調整崗位沒有具體約定。徐先生自2002年起擔任辦公室主任。2007年4月后,原告空缺辦公室主任一職(改名為總經理),但沒有為徐先生安排其他工作。雖然原告說徐先生沒有職位是因為他沒有參加職位競爭,但合同中沒有約定徐先生需要參加職位競爭才能獲得職位。原告的舉動改變了勞動合同的內容。變更未事先與徐先生協商并取得徐先生同意,應視為單方面變更行為。因此,"事業部全體員工必須參加就業競爭,無故不參加就業競爭"的規定,,原告在《關于營業部競聘上崗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做出的“公司將自動離職”對徐先生沒有任何影響
關于徐先生自2007年4月以來是否缺勤,原告在2007年7月之前沒有實施員工考勤制度,因此,原告僅通過口頭陳述難以確認徐先生缺席的事實。原告證人還確認,在實施就業競爭后,徐先生也可以看到他進出辦公室,但在原告辦公室的時間沒有達到8小時/天。盡管原告在7月后實施了打卡考勤,但并未對每位員工實施考勤。因此,原告無法根據上述事實證明徐先生在2007年4月之后缺勤數月的事實,法院認為,原告與徐先生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是徐先生未參加公司組織的全員競聘,且徐先生自2007年4月以來一直缺勤,缺乏確鑿證據和法律依據。原告提出終止與徐先生的合同,該合同屬于無故終止
綜上所述,法院裁定原告應在2008年4月1日至8月15日期間向徐先生支付共計8萬余元的工資、傭金和經濟補償金,2008年
[律師分析]
在本案中,被告徐先生的代理人認為:
在本案中,公司要求員工重新就業競爭,并重新設置營業部的職位。在法律屬性上,公司單方面要求變更公司與員工之間正在履行的勞動合同,必須遵循協商一致的原則。如果公司未經協商一致提出終止與員工的勞動合同,公司應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和代理費
因此,徐先生自2002年起擔任公司辦公室主任,公司于2007年4月強迫徐先生參加競爭,取消了徐先生的辦公室主任職位,未為徐先生安排其他管理職位。因此,本公司擅自解除徐先生的職務,屬于用人單位未提供勞動條件,并根據勞動合同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的行為。該公司首先違反了合同,導致徐先生缺勤。因此,在2007年4月比賽結束后,即使徐先生沒有按照公司所說的那樣工作,責任完全在公司,不能被視為曠工
因此,法院的判決是完全正確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減資要先補虧嗎
2021-03-18信托收益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1-06同居關系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16商標續展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1商業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申請回避必須暫停審理嗎
2021-01-31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車禍撞死人保險賠多少錢
2021-03-01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保險中的多買與少買的含義
2021-02-03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