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法》第27條規定,: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計算,或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另一方同意履行其義務。仲裁時效期間應從中斷時開始重新計算
如果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原因未能在本條第1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內申請仲裁,則仲裁時效期間應暫停。仲裁時效期限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工人的仲裁申請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期限的限制;但是,如果勞動關系終止,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交
第二條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下列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爭議: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引起的爭議(3)因退市、解雇、辭職和辭職引起的爭議(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和勞動保護
(V)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用引起的糾紛,經濟補償或補償(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可以看出,工傷勞動爭議的時效為1年
相關知識:
勞動爭議仲裁程序申請
<1)案件受理階段該階段包括兩項任務:一是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書面仲裁申請;第二,案件受理。仲裁委員會應在收到仲裁申請后的一段時間內決定是否接受仲裁申請。調查取證的目的是收集有關證據和材料,了解糾紛的執行情況,為下一次調解或裁決做好準備。調查取證工作包括編寫調查提綱、按照調查提綱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取證、核實調查結果和相關證據等
<3)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進行調解階段,仲裁庭必須首先進行調解,努力促進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達成協議的仲裁庭還應編制仲裁調解書(4)裁決階段。如果仲裁庭的調解無效或當事人在仲裁調解書送達前反悔,且調解失敗,則勞動爭議的解決將進入裁決階段。仲裁庭的裁決應通過召開仲裁會議作出。一般來說,仲裁應當經過雙方法庭調查、辯論和陳述的過程,最后仲裁員應當充分協商爭議事實,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作出裁決。仲裁庭作出裁決后,應當制作調解裁決書。如果一方當事人對裁決不滿意,他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法院提起訴訟。仲裁調解書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生效;仲裁裁決在訴訟期滿后生效。調解或裁決生效后,雙方應自覺履行
在實踐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時,可通過勞動仲裁維護其合法權益。如果您的情況復雜,歡迎您咨詢法律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財產公證程序
2021-03-23交通事故案件訴訟保全是否可以扣押
2021-03-12法律是如何規定股東直接訴訟的
2020-12-05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財產保險合同的概述有哪些內容
2021-01-12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保險投保人與受益人有什么異同點嗎
2020-11-24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別
2020-12-26國有企業職工住房拆遷補償
2020-12-27農村房子賣了拆遷補償款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