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環境附加稅是發達國家保護環境、限制進口的最早手段,即對一些污染環境、影響生態的進口產品征收進口附加稅,或限制或禁止進口,甚至實施貿易制裁。例如,美國對原油和部分進口石化產品征收的進口附加稅稅率比國內同類產品高3.5美分/桶。1994年,美國環境保護局規定,在美國9個主要城市銷售的汽油中所含的硫、苯等有害物質必須低于一定水平,國內制造商可以逐步達到相關標準,進口汽油必須在1995年1月1日生效后立即滿足要求,否則禁止進口。綠色環境標簽系統是政府部門或公共和私人組織根據某些環境標準發布的圖形標簽,印刷或粘貼在合格商品和包裝上,表明產品不僅滿足質量和功能要求,而且從生產到使用和處理都符合環保要求,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無危害或危害很小,有利于資源的再生產和利用。獲得環境標簽意味著獲得進入國家市場實施環境標簽制度的“通行證”。然而,由于復雜的認證程序、繁瑣的程序和嚴格的標準,它增加了外國制造商的生產和交易成本,并成為其他國家產品進入一國市場的環境障礙。自1978年德國首次實施環境標簽制度的“藍天使”計劃以來,環境標簽制度發展非常迅速。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這一制度,如加拿大的“環境選擇”、日本的“生態標簽”、歐盟的“歐洲環境標簽”,etc
3.產品加工標準體系
產品標準是指根據標準制定的強制性規范,規定有形產品在使用時能夠成功滿足用戶需求的程度。發達國家往往技術水平高,環保技術標準是根據自己的生產和技術水平制定的,但依靠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實力很難達到這些嚴格的環保標準,,這導致產品被排除在發達國家市場之外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標準化組織實施了國際環境監測標準體系,要求企業產品符合ISO9000系列質量標準體系。自1995年以來,公司實施了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要求產品從預生產到制造、銷售、使用和最終處理均符合規定的技術標準。其他國際組織如IEC和ITU也在大力推廣產品質量的統一標準。綠色包裝和標簽系統綠色包裝是指能夠節約能源、減少浪費、使用后易于回收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的包裝,而且不污染環境。發達國家制定了各種法規來規范包裝材料市場。例如,德國于1992年頒布了《德國包裝廢物處置法》,日本于1991年和1992年頒布并實施了《回收條例》和《廢物清除條例》修正案,美國也規定了各種廢物處置程序。這些“綠色包裝”法規有利于環境保護,但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為這些國家制造“綠色壁壘”提供了借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2020-11-24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3-18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嗎
2021-02-22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1-15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什么叫集資房,集資房買賣最新規定
2021-01-05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保險代理人對保險經紀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6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土地出讓金的返還費用有哪些
2021-01-20如何分割拆遷安置房屋和補償款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