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應付情況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1)用人單位有《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的行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但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有權立即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雇員有權要求雇主支付經濟補償金(3)如果雇主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0條終止勞動合同,雇員應支付經濟補償金(4)(五)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減少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致使無法續簽勞動合同或者拒絕續簽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六)用人單位被宣告破產、被吊銷營業執照、被責令關閉、被撤銷或者被決定提前解除勞動合同,依法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適用范圍
勞動合同法第46條對經濟補償的適用作了詳細規定。一般來說:
1)當勞動者自愿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原則上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除勞動者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外,用人單位自愿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原則上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除用人單位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解除外,三、經濟補償標準《勞動合同法》第47條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7條規定了經濟補償的計算標準。支付標準是員工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而不僅僅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基本工資。工資基數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關于工資總額構成的規定為準,包括小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IV.經濟補償的計算年
如果因合并、合并、合資、單位性質變更、法人名稱變更等原因導致工作單位發生變更,則重組前的工作時間可計算為“在公司的工作時間。此外,如果雇員因自身原因以外的其他原因被原雇主安排到新雇主工作,則雇員在原雇主的工作年限應計算為新雇主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新用人單位應當在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計算并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不計入勞動者的工作年限。
勞動者符合申請經濟補償條件的,可以直接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私了還處罰嗎
2021-03-16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離婚房產確權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違反建設工程的承包合同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2-24種植土地轉讓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