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2)有撤銷權的一方在知道撤銷原因后,以自己的行為明確表示或者放棄撤銷權。本條規定了撤銷權的消滅
撤銷權是一項權利。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可以行使撤銷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解除或者變更合同,也可以放棄撤銷權,不行使撤銷權。那么,在什么情況下,當事人的撤銷權會消失?本條規定,當事人的撤銷權在下列兩種情況下消滅:
1。具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權的原因之日起1年內未行使撤銷權。在可撤銷合同中,具有撤銷權的一方有權撤銷合同,但撤銷權不是無限的,即具有撤銷權的人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行使撤銷權。由于可撤銷合同通常只涉及一方當事人意圖的不真實表達,如果當事人自愿接受此類合同的后果,法律將使此類合同有效,如果撤銷權人長期不行使權利,不主張撤銷合同,合同將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不利于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和交易的加速發展。同時,也可能使法院或仲裁機構在判斷是否準予撤銷時,因時間過長而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基于這一考慮,各國立法往往明確規定撤銷權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行使。如果超過此期限未行使撤銷權,撤銷權持有人將失去撤銷合同的權利,合同將有效
盡管民法通則規定了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但對撤銷的期限沒有明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試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十三條規定可以變更或者撤銷的民事行為成立一年以上,當事人要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在借鑒國外規定和總結我國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本文規定了可撤銷合同在我國的行使期限本條規定的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限為一年,即:,在這一年期限內,具有撤銷權的一方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該方將失去解除合同的權利,因此該方必須接受合同的約束,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關于何時計算期限,本條規定,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原因之日起一年為可撤銷合同的解除期限,即:,撤銷權的行使期限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理由之日起計算。本規定中的“1年”為排除期,不包括訴訟時效。換言之,在這一期間,沒有中斷或暫停這一期間。“一年”是固定期限,有撤銷權的一方不能要求延長期限。有撤銷權的一方在知道撤銷原因后,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撤銷權是有撤銷權的一方的權利,因此該方可以行使撤銷權或放棄撤銷權。本條第二項規定了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放棄撤銷權的方式。當事人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放棄撤銷權:
第一種是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在知道撤銷原因后明確放棄撤銷權。明示放棄撤銷權是一種典型的撤銷權處分方式。放棄撤銷權的明示可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表達。任何默示方式均不構成撤銷權的放棄
第二,具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因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放棄撤銷權的,無需向該方當事人明確。他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例如,當合同履行期限屆滿時,一方自動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或向另一方索取合同規定的債權。例如,有撤銷權的一方不申請解除合同,而是以違約為由起訴另一方,這都是放棄撤銷權的行為。當事人表示愿意以自己的行為受合同約束,并放棄了法律應享有的撤銷權
在享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放棄撤銷權后,其法律效力是解除權消滅,合同具有絕對效力。當事人不得以同樣理由要求解除合同,但應按照合同規定履行其義務,否則將構成違約
III.在何種情況下,撤銷權應當消滅
本條規定,當事人的撤銷權應當在下列兩種情況下消滅:
1。具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權的原因之日起1年內未行使撤銷權
在可撤銷合同中,具有撤銷權的一方有權撤銷合同,但該方的撤銷權不是無限的,即,具有撤銷權的人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行使撤銷權,因為可撤銷合同通常只涉及一方當事人意圖的不真實表達。如果雙方自愿接受此類合同的后果,法律將使此類合同生效。但是,如果撤銷權人長期不行使權利,不主張解除合同,合同將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不利于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和交易的發展;同時,也可能使法院或仲裁機構在判斷是否準予撤銷時,因時間過長而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基于這一考慮,各國立法往往明確規定撤銷權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行使。超過此期限未行使的,解除權人將喪失解除合同的權利,合同有效。雖然《民法通則》對可撤銷民事行為作出了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試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十三條對撤銷期限沒有明確規定規定可以變更或者撤銷的民事行為成立一年以上,當事人要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在借鑒國外規定和總結我國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本文規定了可撤銷合同在我國的行使期限
本條規定的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限為一年,即:,在這一年期限內,具有撤銷權的一方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該方將失去解除合同的權利,因此該方必須接受合同的約束,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關于何時計算期限,本條規定,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原因之日起一年為可撤銷合同的解除期限,即:,撤銷權的行使期限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理由之日起計算。本規定中的“1年”為排除期,不包括訴訟時效。換言之,在這一期間,沒有中斷或暫停這一期間。“一年”是一個固定期限,有權撤銷的一方不能要求延長p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責任機動車是否必須為被告
2020-12-13有勞動糾紛的工廠能破產嗎
2020-12-30與股權轉讓有關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0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起算點如何確定
2021-02-02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可以贈與嗎
2021-01-04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