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雙方已就管轄權達成一致,則應以本協議為準。當事人沒有約定管轄權的,通常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a href='http://www.6065bob.com/minshi/1.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合同當事人可以書面約定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訂立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關于等級管轄權和專屬管轄權的規定?!睹袷略V訟法》第38條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時提出。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如果異議不成立,應通過裁決予以駁回。《民事訴訟法》第241條
因合同糾紛或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對在中國無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在中國簽署或履行,或訴訟標的在中國,
或者被告在中國境內有可供扣押的財產,或者被告在中國境內有代表處,
可以由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訴訟標的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可供扣押的財產所在地、侵權行為發生地或代表處所在地。合同爭議的管轄權,確定合同爭議案件管轄權的理念,合同爭議管理
1,合同爭議案件→ 是否存在協議管轄權→ 對→ 是否有效→ 有效的→ 協議管轄的效力優于法律管轄
2。無協議管轄權/無效協議管轄權→ (標準:協議不明確或同意管轄兩個以上法院)→ 法律管轄權→ 確定有管轄權的法院,即被告的住所。法律管轄權→ 是否就合同履行地點(包括交貨地點)達成協議→ 沒有一個→ 只有被告住所的法院才有管轄權。就合同履行地點達成了協議→ 約定的合同履行地點是否在雙方住所(任何一方均可,包括原告和被告)
<5。合同約定的履行地點不在雙方住所→ 合同是否實際履行→ 實際業績→ 合同履行地法院。約定的合同履行地點為雙方住所地→ 無論合同是否實際履行,合同約定履行地的法院具有管轄權。約定的合同履行地點為雙方住所地→ 沒有實際執行→ 合同未實際履行的法院。判斷是否有協議管轄權和合同協議→ 發生爭議時(或發生爭議時,談判失?。?/p>9。在加工合同中,加工地應為履行地,除非合同中另有約定。如果雙方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履行或交付地點,但在實際履行中以書面形式變更了協議或經雙方同意,變更后的約定地點為合同履行地。合同解除權
III.合同解除權如何行使
所謂解除權,是指享有解除權的人根據自己的意愿使合同和其他法律行為追溯消失的權利單方面意圖。關于撤銷權的性質,學者們普遍認為它屬于形成權,即根據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可以產生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一旦可撤銷合同被撤銷,它將具有追溯效力,因此合同從一開始就不生效。在可撤銷合同中行使撤銷權時,應遵循以下規則:
1。行使撤銷權的主體應當具備資格。本法的目的是保護因重大誤解、明顯不公平、欺詐、脅迫、利用他人危險等而利益受到損害的一方。因此,行使撤銷權的主體應當是表達錯誤或有缺陷意圖的一方,即:,有重大誤解的一方(一方為主要方,有時為雙方),因明顯不公平的合同利益而遭受嚴重損害的一方,以及被欺騙、脅迫和處于危險中的一方。撤銷權的行使對象應當是合法的。也就是說,必須是《合同法》第54條規定的幾種合同: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明顯不公平的合同(訂立時)、一方以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危險違背對方真實意圖而訂立的合同。此外,雙方不得行使撤銷權。撤銷權的行使方式應當適當。我國《合同法》第54條與《民法通則》第59條相一致,即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這不同于撤銷權持有人在德國和日本等國外通過向對方當事人表達其意圖而行使的撤銷權。根據我國法律,撤銷權的行使應以訴訟或仲裁的形式進行,直接向對方當事人表達意思不具有行使撤銷權的效力。撤銷權的行使應當在法定期限內進行。《合同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行使撤銷權的一方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撤銷權。否則,法律不保護它,可撤銷的合同仍然是有效的合同。
V.合同法第5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1)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的;(2)有撤銷權的一方在知道撤銷原因后,通過自己的行為明確表示或放棄撤銷權。本條規定撤銷權的消滅。”
1。撤銷權因排除期的過去而消滅。所謂排除期就是權利的法定存續期,權利消滅的法律效力就是由于這一期間的過去而產生的。合同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撤銷權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的消滅是對撤銷權的排除期的規定。本規定與《關于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十三條規定的可變更或者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相一致,當事人自成立之日起一年以上申請變更或者撤銷,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的,排除期為一年。但是,應該清楚的是,開始時間是不同的?!逗贤ā芬幎ā白灾阑驊斨乐掌稹?,司法解釋規定“自自成立之日起”。該規定明確,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持有人行使撤銷權的除外期限為自撤銷權持有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如果取消權持有人在一年內未行使取消權,取消權將被取消,可撤銷合同將絕對有效。當事人在知道撤銷理由后,明確放棄撤銷權。在上述除外責任期內,當事人在知道解除原因后,未提起訴訟或申請解除合同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人身權利的行為
2021-02-28司機開車看書擼狗如何處罰
2020-11-23上課期間老師訓學生出去跳樓身亡學校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7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責令停產停業多久算重大行政處罰
2021-01-25對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期限是多久,如何處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在實踐中的問題
2021-03-08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新農村建設征地補償標準
2021-01-30股權激勵中競業限制條款的效力
2021-03-26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競業限制承諾書有效嗎
2021-02-26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法律規定公司要為員工購買的保險有哪些
2020-12-31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