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協議是否為有效合同?
合同的一般有效要件:
意思表示是真實的
意思表示是真實的,意思表示是締約方的意思表示行為應當真實地反映其內在效力含義,即其效力含義與意思表示行為一致。作為合同的有效要件,它是意思自治原則的必然要求。如果意向表達不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取決于具體情況。如果出現普遍誤解,本合同仍然有效。如有重大誤解,可取消合同。如果由于利用他人的危險而導致合同明顯不公平,則可以撤銷合同。因欺詐、脅迫設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無效;如果不損害國家利益
或者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可以解除。一方面,這里的法律應該擴大,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還包括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另一方面,應狹義地解釋為僅指強制性規范,不包括任意規范。合同不得違反強制性規范,強制性規范由合同制度的目的決定,是一項一般原則。除法律強制性規范外,本合同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法》第七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和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經濟交往多,情況復雜,法律不可能把所有情況都具體化,因此不允許把侵犯社會公共利益作為最后一道防線。需要指出的是,“社會公共利益”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通常指的是未指定多數人的利益。中國社會生活的一切政治基礎、公共秩序、道德規范和習俗都可以包含在其中。違反合同的行為嚴重背離了合同制度的目的,危害極大,是不可允許的。一方面可以彌補社會發展造成的法律調整的漏洞和脫節;另一方面,它也有利于陶冶社會道德,消除社會風氣
合同標的物必須確定且可能
合同標的物決定了合同權利義務的質量和數量。沒有它,合同將失去其目的和積極意義,應無效。合同標的物的可能性,是指合同價款可以實現。合同標的物的確定是指合同標的物從一開始即已確定或可以確定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這一要素要求當事人了解合同的地位和法律效力,這對保護其合法權益、減少糾紛具有重要意義。自然人簽訂合同,原則上必須具有完全的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訂立合同,并應由其法定代表人代表其簽署,但下列情況除外:
(1)他們可以獨立簽署合同,接受獎勵、禮品,報酬和其他純福利或免除義務
(2)a>民事行為能力有限的人可以簽訂適合其年齡、智力和心理健康的合同
(3)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獨立簽訂標準合同或事實合同,如使用自動售貨機,乘坐交通工具進入花園場所(4)簽訂免費財產處置合同,如學費、差旅費和其他財產,以及法定代理人打算處置的財產。
(5)經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其他合同。根據中國原有的法律規定和理論,法人簽訂合同受到其目的、目的、章程和經營范圍的嚴格限制。超出經營范圍的合同無效。這一做法受到了理論界的批評并得到了發展
根據對上述內容的相關回答,合同是否有效取決于它是否屬于雙方真實意愿的表達,合同中是否有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的規定,以及雙方是否都是完全有能力的人,如果您仍然有相關的法律意見,您可以致電luba.com的在線律師回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認定書不服,可以在幾日內申請復核
2021-03-19雇員交通肇事,雇主是否要承擔賠償
2021-02-26毆打他人的行為認定
2020-12-12我國現行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制度是怎樣的
2020-12-29消費者維權打官司有啥要注意的
2020-12-29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怎么申請交通案件支付令
2020-11-23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什么情況下交警應該回避
2020-12-31交通事故訴訟的有效時限
2020-11-23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