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買賣合同的司法解釋》第三條規定,如果一方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以出賣人對標的物無所有權或處分權為由聲稱合同無效,出賣人因未取得標的物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而不能轉讓標的物所有權,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在債權人批準或者無權處分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有效。但是,問題的關鍵是:如果無處分權人出賣他人財產,未經債權人認可,或者無處分權人未取得處分權,如何確定買賣合同的效力?成為審判實踐中的一個難題
首先,我們來談談什么是無權處分。典型的未經授權處分很少引起爭議,例如出售他人財產、出租他人財產和抵押他人財產。然而,最有爭議的問題是,如果沒有其他共有人的同意,共有人是否無權處分財產,因為賣方是共有人之一。《物權法》第九十七條:共有不動產、動產的處分和共有不動產、動產的大修,除共有人另有約定外,須經共有人或者其份額超過三分之二的全體共有人同意。因此,對共有財產的未經授權處分是否構成未經授權處分應分為兩種情況:在共有的情況下,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而處分財產屬于未經授權處分;在股份共有的情況下,未經占股份2/3以上的共有人同意,他們也無權處分
為什么在引入本解釋之前,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合同有效
,比較流行的解釋是,這種情況的效力尚未確定,即債權人確認合同有效,未確認或未取得處分權的合同無效
該陳述的錯誤在于混淆了法律上的負擔行為和處罰行為。負擔行為是指債務法中的支付義務的法律行為,表現為合同行為;處分行為是指直接改變權力的行為,分為物權行為和準物權行為。合同法第五十一條所稱處分,是一種處分,不包括負擔行為,出賣他人財產屬于負擔行為。本合同的效力不以處分人處分標的物的權利為基礎,本合同有效。此外,效力待定的解釋混淆了物權變動的原因行為和結果行為之間的關系。處分人無權處分,只能影響標的物的物權是否可以變更,不能確定合同是否有效。未確認或者未取得處分權的,合同無效。因此,在相關情況下,一些無權處分的人也是有效的,但這仍取決于相當大的情況!以上是我們在互聯網上找到的相關知識。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您在本網站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委會有權利簽訂征地協議嗎
2020-12-12聽證程序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4支票填寫樣式和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06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