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法律,向企業轉讓個人專利必須簽訂書面許可合同。向企業轉讓個人專利有兩種類型。一是專利發明權的轉讓,即所有權;二是專利實施權的轉讓。兩項專利權轉讓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專利剩余年限越長,轉讓成本越高。專利法第12條規定,實施他人專利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與專利權人訂立實施許可合同,并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被許可人無權允許合同規定以外的任何實體或個人實施專利
專利許可是指專利權人允許被許可人從事各種專利實施行為,包括制造、使用、提供銷售、銷售和進口,這樣,專利權人可以獲得收入,被許可人也可以在有效期內獲得專利使用權。雙方可以在實施許可合同中約定具體的事實內容和限制性條款
通過許可他人使用其專利技術,專利權人可以迅速進入原企業不具備優勢的區域領域,擴大企業的影響力,專利權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產品或技術的開發和變更。最重要的是,通過許可或交叉許可,企業可以形成產業聯盟,實現市場壟斷。對于被許可方而言,通過利用他人的專利,特別是在獨家許可的情況下,被許可方實際上獲得了對市場的絕對控制權;對于研發能力不足的企業,許可他人專利是產品進入市場的捷徑
實施專利許可協議時需要哪些細節
I.許可使用的類型
專利許可分為獨家許可,獨家許可和普通許可。不同的許可類型決定了許可使用的范圍、被許可人的數量和訴訟權利。獨家許可證。即在一定的時間和地區內,專利權人只授權被許可人實施其專利技術,不再授權其他企業使用該技術,專利權人本人不能使用該專利技術。事實上,被許可人在一定的時間和范圍內取得了專利技術的壟斷權。因此,被許可方通常需要為此類實施許可支付高額許可費。獨家許可證。即專利權人授權被許可人在一定的時間和地區內實施其專利技術,不再授權第三方企業使用該技術,但專利權人仍保留實施該專利技術的權利。通用許可證。指專利權人授權被許可人在一定時間和地區內實施其專利技術,專利權人同時保留自行實施專利的權利,也可以許可他人實施專利。這種許可方式將在市場上形成多個競爭對手。因此,與獨家許可相比,許可費相對較低
由于許可類型不同,各自的訴訟權利也不同。根據中國的司法解釋,在專利侵權的情況下,獨家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單獨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排他性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在專利權人不申請的情況下提出申請。普通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只有在專利權人的授權下才能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最高法院《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如果雙方對實施許可類型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則認定為普通實施許可。同時,企業應在許可合同中明確規定被許可人是否具有再許可權。如果同意再許可的權利,該再許可通常被視為普通許可。許可合同期限
中國合同法規定,專利許可實施合同僅在專利權有效期內有效。在專利權期限內,中國專利法明確規定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10年,專利權人應當自授予專利權之日起繳納年費。未按照規定繳納年費的,專利權在期滿前終止。因此,如果專利權想要繼續,它必須每年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支付年費。同時,雙方也可以就專利許可實施期間的年費支付達成協議;如果雙方對年費的支付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根據《最高法院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解釋》的規定,這些義務應由專利許可合同的轉讓人承擔,即:,專利權人
因此,在簽訂許可合同時,首先要了解專利權的狀態和期限。專利期限屆滿,專利權終止或者宣告無效,專利技術進入公共領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的,許可合同無效;如果專利有效,則應考慮專利的剩余期限。一般來說,剩余壽命越短,許可證費用越低,專利許可合同的備案
三.專利許可合同的備案
中國《專利法實施細則》(2001)規定,專利權人與他人訂立的專利許可合同,應當自生效之日起3個月內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備案合同生效日期。只要雙方達成協議且不違反法律規定,本合同有效。備案不是合同生效的必要條件,但注冊的許可合同可以對抗第三方
四、避免許可合同中的“無效條款”
中國合同法第329條規定,“非法壟斷技術、阻礙技術進步”的技術合同無效。《最高法院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適用法律的解釋》將下列情形列為“非法壟斷技術,阻礙技術進步”,訂立合同時應注意避免:
1。限制一方基于本合同標的的技術進行新的研究和開發,或限制其使用改進的技術,或限制雙方交換改進的技術的不平等條件,包括要求一方免費向另一方提供自己的改進技術,非互惠轉讓給另一方免費壟斷或分享改進技術的知識產權。限制一方從其他來源獲得與技術提供商類似或具有競爭力的技術
3。阻止一方根據市場需求以合理的方式充分實施合同標的技術,包括對數量、品種、價格的明顯不合理限制,技術接收方通過實施合同標的技術生產或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銷售渠道和出口市場
4。要求技術接受方接受對技術實施不必要的附加條件,包括購買非必要技術、原材料、產品、設備、服務和接受非必要人員。不合理地限制技術接受方購買原材料、零件、產品或設備的渠道或來源。禁止技術接受人對合同標的的技術知識產權的有效性提出異議,或在知識產權、專利作為無形資產領域對異議附加條件,可參與公司股票分紅或作為資產進行交易。專利權分為專利所有權和專利實施權。專利權人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與企業協商,評估專利的實際價值。然后確定專利權的交易類型,以確保雙方的合理利益,實現互利共贏
專利權人變更的費用是多少
專利權轉讓的費用是多少
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專利權轉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延期責任如何界定
2020-12-22偷盜20元財物法律如何處罰
2020-11-25公司法糾紛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1個體戶因故停業后該履行哪些手續
2021-01-19共同申請同一商標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6知識產權保護法包括哪些
2020-11-17著作權怎么申請
2020-11-22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抵押權
2021-03-19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車禍致人傷殘如何索償
2021-03-25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