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傾銷行政復審的主要類別
第一,期中復審,是指反傾銷措施執行一段時間后,主管機關對是否應繼續執行反傾銷措施進行審查。由于這種復審是在征收反傾銷稅的5年期限內進行的,因此一般稱之為期中復審。任何有利害關系的當事人均可以提出這種審查要求,但應提交必要進行審查的確實資料。反傾銷主管部門也可依照職權主動進行期中復審。期中復審的結果可能是取消征稅或價格承諾,也可能加重、減輕征稅或價格承諾的條件。
第二,期終復審,又稱日落復審,即反傾銷措施執行5年期滿時,當局對反傾銷措施是否應如期終止進行審查。期終復審的立案應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反傾銷措施終止后,繼續存在傾銷和損害的可能性。
第三,新出口商復審,所謂新出口商,是指在反傾銷調查期內未向進口國出口過被調查產品的出口商和生產商。新出口商申請復審一般應具備三個條件:第一,與受到反傾銷調查并受到反傾銷措施制裁的產品或出口商及生產商都沒有聯系;第二,在反傾銷調查期間沒有向進口國出口;第三,能夠通過買賣合同證明出口或出口計劃是在反傾銷調查結束后開始的。
(1)啟動程序。行政復審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啟動。一是主管機關在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自行復審,這是主管機關依照職權進行的行政復審。二是最終反傾銷稅的征收經過一段合理時間后,利害關系方請求進行行政復審。以這種方式提起復審的利害關系方應提交證實復審必要性的證據。如取消或減少反傾銷稅,損害不可能繼續或再發生。
(2)依證據規則提交證據。不論是主管機關依照職權主動提起的行政復審還是利害關系方請求進行復審,都必須具備確實的證據,并按法定規則收集、提交證據。
(3)期限限制。期限限制包括提起復審的時間限制和復審時間限制,主管機關依照職權發起的行政復審與由利害關系人申請進行行政復審的提起時間限制不一樣。對于主管機關提起行政復審時間沒有明確的限制,主管機關認為正當時就可以進行。而利害關系人申請進行的行政復審,則應在最終反傾銷稅征收之后的一段合理時間內。但不管是主管機關發起的復審或利害關系人申請的復審,其復審期限自決定復審之日起12個月內。復審期間,不妨礙反傾銷措施的實施。
律霸網小編提醒您,對于行政復議,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日的除外。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棚改,土地和房屋怎么補償合理
2020-12-13二審不開庭審理等于書面審理嗎
2021-01-10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訴訟費是保險當事人的直接財產損失
2021-02-09保險代理人有哪些分類
2020-11-27保險代理人可以全權代理保險人嗎
2021-02-09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如何解決土地流轉相關問題
2021-01-19陽春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08拆遷安置房是否能夠進入市場進行買賣
2021-03-14農村房屋拆遷,什么房子賠的多
2021-02-17國家征地怎么賠償
2021-02-04衡水征地價格新規定
2020-12-02大棚拆遷后沒有收入來源,有停產停業損失嗎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