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武漢大學法學院,李少波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嚴道清湖北省忠三律師事務所
關鍵詞:傾銷/反傾銷法/貿易自由主義/貿易保護主義
一、傾銷與反傾銷法
國際貿易中的傾銷,通常是指一國的出口商將某種產品以低于出口國國內市場的價格銷入另一國市場的銷售行為[1]。對于傾銷的性質,理論界有不同的觀點。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是從法律角度提出的“傾銷有害論”[2],但受到經濟學家從不同角度進行的反駁。現在一般比較公認的看法是不絕對地反對傾銷,而是重點反對掠奪性傾銷[3]。既然傾銷對進口國和出口國的經濟以及國際貿易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制定一套制度即反傾銷法來規范商品進出口貿易和管制傾銷行為就成為必要和必然。
有學者認為反傾銷法僅是“進口國政府制定的”[3]即是國內立法。然而,傾銷行為本身具有一些特殊性:產生于國際貨物貿易中、行為跨越國界具有國際性而損害結果發生在一國(主要是進口國)領域內,因此,對反傾銷法的性質不能簡單的用國際法或國內法來界定。
二、反傾銷法的性質——二元性
傾銷的特殊性要求反傾銷法同時在國際、國內發生作用,因此,筆者分別從國內層面和國際層面來探討反傾銷法的性質,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們所認為的反傾銷法的定義。
(一)國內層面上,反傾銷法應運而生,成為國內經濟法的一部分
由于傾銷客觀上會對進口國國內相關產業造成損害和影響,進口國為保護國內產業必然要通過立法對傾銷進行管制。進口國政府制定的這類旨在對外國產品的進口傾銷進行調查、限制和制裁的法律制度規范,就是所謂的國內反傾銷法,屬于一國國內法中的經濟強行法。
1.從調整對象來看,國內反傾銷法調整的是國際貿易中發生的傾銷與反傾銷關系。它發生在出口商與進口國同類產品生產商之間;出口商低價銷售的行為是否是傾銷須由進口國當局認定;傾銷發生時,受到損害的是進口國的同類產業,可見損害也發生在進口國國內;“原則上,反傾銷的臨時措施與反傾銷稅只適用于作出反傾銷調查決定生效后或當局作出征稅決定后進入消費領域的產品。”[4]制裁措施也僅在國內實施。可以說,傾銷與反傾銷關系是一種帶有國際因素的國內法關系。
2.從法律淵源來看,國內反傾銷法主要是指各國政府制定的反傾銷專門立法,以及在關稅法、對外貿易法、行政法等其他法律、法規中的反傾銷條款。在普通法系國家還包括有約束力的行政主管機構和法院的反傾銷判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案發多久沒報案就失效
2020-12-09經營性資產包括哪些
2021-01-02不同地區的公司注冊資金要求有哪些區別
2021-02-20一般偷竊請律師多少錢
2021-02-03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多人居間合同怎么簽才有效
2021-01-29主債權還沒成立,擔保合同還成立嗎
2021-01-13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回購房
2020-11-12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受害方能否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款
2021-01-11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保險欺詐有哪些形式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