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決后當事人是否應當申請再審?申請再審的當事人應當自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申請再審的當事人應當自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申請;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款、第三款、第十二款、第十三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有關知識之日起六個月內提交。
中國法院依法實行案件二審終審制度,第二審法院的判決為終審判決。二、判決書一經宣告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法院生效的判決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
為了保證法院判決的公正、準確和合法性,法律還規定了“審判監督程序”,即如果法院生效的判決有錯誤,可以通過再審予以糾正。以民事訴訟案件為例,有下列情形的,可以設立審判監督程序:
(一)有審判監督權的人民法院。中國的民事訴訟法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發現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報請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最高人民法院應當向當地各級人民法院發出通知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有權提起審判或者責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因此,終審法院認定已經生效的判決確有錯誤的,應當依法決定再審,并依法作出正確判決。”申請由符合法定條件的一方提出。《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認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因此,當事人可以申請對生效判決進行再審。然而申請再審的當事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當事人的申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一)有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新證據的;(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3) 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4) 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5) 在審理案件時,法官犯有貪污、賄賂、徇私舞弊和枉法行為。“當事人的再審申請不符合前款規定的,經法院審查,應當駁回。申請再審的當事人也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提出申請,即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請再審的當事人應當在二年內提出申請。”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
(3)由有監督權的人民檢察院備案。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進行法律監督。上級人民檢察院發現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有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情形時,有權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在實踐中,民事訴訟當事人認為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有錯誤的,可以向有權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提起上訴。檢察院將審查上訴是否符合條件,決定是否提出抗訴
申請再審的當事人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申請。如果您或您的家人、親戚和朋友處境復雜,需要法律服務,律霸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官司同等責任怎么賠付
2021-01-11律師可以為委托人提供哪些服務
2021-01-30商標授權價格應該怎么確定
2021-03-15破產和解程序中取消讓步和取消和解有什么區別
2021-02-10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委托合同該怎么解除
2021-01-21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車沒保險被追尾了怎么賠償
2020-12-31承包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3-22簽訂土地流轉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