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否請求法院判決中止合同(《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中止合同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中止履行合同。另一方提供擔保的,應當先履行債務的一方有確鑿證據證明另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繼續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八條【不安抗辯權】,(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提取資金以逃避債務;(三)喪失商譽;(四)當事人無確鑿證據中止履行債務的,公司已經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第六十九條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另一方提供適當擔保后,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如果另一方未能在合理期限內恢復履行能力,且未能提供適當的擔保,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終止合同。合同法的實際履行原則是什么?實際履行原則是指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的標的物履行合同義務的原則。它的意思是:
1。履行合同時,標的物應當履行,其他標的物不得代替原合同的標的物。也就是說,對于有效的合同,債務人應當履行合同標的物。要實際履行標的物,用違約金或賠償金取代履行標的物并不容易。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標的物支付的,即使向對方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金,也不能輕易免除交付標的物的義務。當然,實際履行不是絕對的,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能不適用。以特定標的物為標的的合同滅失的,實際履行是不可能的
三、最新情況(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第527條
第527條:“首先履行債務的一方有證據證明另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2)轉讓財產、提取資金以避免債務
(3)喪失商譽
(4)公司已經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如果一方無證據中止履行,第528條當事人一方依照前條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另一方提供適當擔保的,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另一方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能恢復履行能力,未提供適當擔保的,視為以自己的行為表明其未履行本合同項下的主要義務。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另一方承擔違約責任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中止合同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中止履行合同。另一方提供擔保的,可以繼續履行合同。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去盧巴。com進行咨詢。盧巴。com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食物中毒一般賠償多少
2021-03-14如何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09沒離婚可以在外國再結婚嗎
2021-03-09小企業怎樣增加注冊資本
2021-01-27股份、股票可否用于抵押
2021-01-14股權激勵可否抵押擔保
2021-02-20保證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1-27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交通事故車輛保全怎么進行
2020-12-09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21-02-13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遵循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1-18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