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對比:國內金融業超9億境外金融機構僅4000萬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外資金融機構通過戰略投資者身份享受國內上市銀行特殊價格,因而得以從國內銀行業賺取數百億美元;但在地震后,外資金融機構的捐款金額卻與其獲取的暴利相差甚遠。
據不完全統計,境外金融機構在近幾年近從國內上市銀行身上已賺取金額在677億美元(按昨日匯率約為4727億人民幣),這還不包括其投資的為數眾多的未上市商業銀行。但汶川地震后,其捐款總額不到4000萬人民幣,尚不足其在投資中國上市銀行中獲利的萬分之一。
以每股貢獻值這一視角審視國內上市金融公司的地震捐款,引起強烈反響。而據已有資料披露,已在國內開展業務經營經營的跨國金融巨頭們也為抗震救災提供了捐助。但據統計分析,素來高度強調社會責任的外資金融巨頭,在四川地震捐款上卻顯得很尷尬。
據統計,在為此次四川地震災害捐款中,捐款最多的外資金融機構是匯豐銀行,捐款1000萬元,高-盛以700萬緊隨其后;而其他知名的外資金融機構中,花-旗捐500萬、恒生銀行捐200萬、瑞-銀捐100萬。
但與國內金融業的捐款相比,外資金融機構承擔的“社會責任”顯得不足。據最新統計,截止18日,國內銀行業的捐款總額已經超過7.5億元,保險業捐款超過1.5億元,總額超9億元人民幣,明顯超過國外同行。
特殊待遇:充當“戰略投資者”享受超額投資回報
據瞭解,通過充當國內銀行的戰略投資者,外資金融機構享受到一般投資者難以得到的超額利潤。
以工商銀行的戰略投資者**集團為例,據工-行2007年報顯示,**集團在2006年1月27日與工-行簽訂股份購買協定,根據協定,高-盛認購工-行新發行股份數量近165億股,按當時匯率計算,其股價約為1.2586元/股(發行價3.12元/股),投資規模共計25.82億美元。
按照昨日工-行H股收盤價5.97港元/股計算,**集團在工-行上獲得的回報超4.5倍,共計賺取超100億美元。但**集團并非孤單的例子,其他外資金融機構也享受到了豐厚回報,這尚不包括投資在非上市銀行上的盈利以及在投資過程中獲得的認購期權、優先購買權等潛在的價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融資涉及哪些法律問題有哪些
2021-01-05業務委托書可以背書轉讓嗎
2021-01-25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規定是什么
2021-01-31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交通保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1-19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1-03-04甘肅省校方責任保險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2021-02-26淺議損失補償原則在人身保險中的運用
2021-02-27弱體
2021-03-13集體土地承包程序有哪些
2021-01-08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國有建設用地如何作價出資入股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