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后需支付相關費用
依據勞動法的這些規定,跳槽者解除與原單位的勞動合同,必須符合上述關于協商解約、預告解約、無條件解約的條件。
《勞動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所以,跳槽者未按勞動法規定的條件解除與原單位的勞動合同就到其他單位工作,給原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承賠償責任。
勞動者應賠償的損失,依據《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四條規定包括:
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解除與原用人單位勞動合同時,最經常發生爭議的是關于培訓費用的問題。勞動部1995年10約10日在《關于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處理依據問題的復函》中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出資對職工進行各類技術培訓,職工提出解除與單位的勞動關系的,如果在試用期內,則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該項培訓費用。如果試用期滿,在合同期內,則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支付該項培訓費用,具體支付方法是:約定服務期的,按服務期等分出資金額,以職工以履行的和同期限遞減支付;沒有約定合同期的,按5年服務期等分出資金額,以職工已履行的服務期限遞減建支付;雙方對遞減計算方式已有約定的,從其約定。如果合同期滿,職工要求終止合同,自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該項培訓費用。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勞動合同對有關費用有特別的約定,即使是合法解除勞動合同的,也應依據合同的規定,償付用人單位相關的費用。
承擔保密義務
《勞動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按照勞動部《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的規定,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有關事項時,可以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該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時間內,調整其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中相關內容;用人單位也可規定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但用人單位應當給予該職工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刑事辯護判處有期徒刑最長年限是多久
2021-01-04網絡暴力到什么程度可以起訴
2020-12-21政府采購監督部門可以設置集中采購機構嗎
2021-01-24學籍檔案證明樣本
2020-12-23反擔保不動產未經抵押登記有效嗎
2020-12-24乘客請求賠償的依據
2021-02-06酒后駕車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1-01-03多個股東公司財產混同是如何的
2020-12-08出租人私自賣房構成侵權嗎
2021-01-30胎兒親子鑒定的方法及效力是什么
2021-03-26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有什么積極效果
2020-12-18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