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是否需要賠償對方損失?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二、離婚賠償的構成要件
民法通則的基礎理論中確定了一般民事侵權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因為離婚案件也是民事案件,且離婚損害賠償又是一種婚姻家庭中的一種侵權行為,所以其應該符合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可以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
(一)行為的違法性。實施的行為違法是其承擔侵權責任的前提條件。關于離婚損害賠償,《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提出離婚損害賠償的法定情形,此類違法行為主要是指實施與他人重婚、非法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遺棄、意圖殺害家庭成員的,因觸犯刑法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等也是導致婚姻關系破裂的行為。
(二)有損害事實的存在。無論損害后果是否能以金錢來衡量,只要對受害人的人身或財產利益造成了傷害的事實,都構成了損害的事實。在離婚案件中就是指因配偶一方的違法行為導致了婚姻關系破裂,一方提起離婚,無過錯一方由此受到財產上和非財產上的損害。離婚財產上損害的范圍,只限于無過錯配偶一方因離婚所受到的現有財產權益的損失。離婚涉及的非財產損害,包括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在下面的章節中還要具體的講述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
(三)有因果關系存在。主要是指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是否存在一種內在的必然聯系。因果關系是復雜多變的,但在離婚案件中,主要是指配偶一方實施的重婚、、非法同居、虐待、遺棄等違法行為,是導致夫妻雙方婚姻關系破裂、離婚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無過錯配偶一方遭受財產上損害和非財產上損害的直接原因。
(四)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過錯是侵權行為構成要件中的主觀因素,反映了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的心理狀態。過錯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主觀態度。在侵權行為中對過錯程度的劃分不影響其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在離婚案件中,離婚損害賠償以配偶一方有過錯為主觀要件。行為人的過錯就是實施違法行為的配偶主觀上有故意違反婚姻法或其他法律的過錯,過錯配偶一方有重婚、非法同居、虐待、遺棄等離婚原因情況的存在。
夫妻雙方因感情破裂需要辦理離婚的,一般可以通過協議離婚或者訴訟離婚的方式來進行處理,但對于相關情況的認定上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存在離婚過錯行為的情況下,則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賠償處理。
辦婚禮未領證離婚賠償什么?
最新離婚賠償標準
法院判離婚賠償未執行的應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滿釋放人員還能領取養老金嗎
2021-02-09創傷性關節炎能評殘嗎
2020-11-14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的解決,孩子撫養費有哪些標準
2021-02-09公司增資公司注冊資金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商標轉讓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8行使代位權時能否適用仲裁協議
2021-01-24老公現在坐牢了我和他已經分居兩年想起訴離婚法院會準嗎
2021-01-21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在監獄的保外就醫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1-02-08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交通事故傷殘級別
2020-12-23賣車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1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離婚訴訟中,以夫妻一方為被保險人的人壽保險應如何分割
2021-01-21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