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一:未簽訂勞動合同,最長能主張11個月的二倍工資
案例:小林于2013年1月1日入職一家科技公司,從事軟件開發工作。科技公司以種種理由推脫,一直未與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2014年6月30日,小林離職并提起仲裁,要求科技公司支付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間未簽勞動合同二倍工資。
最終,經過勞動仲裁和法院審理,生效判決認定該公司應依法向小林支付2013年2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間的未簽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并駁回其要求該公司支付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間未簽勞動合同二倍工資的訴訟請求。
法律師說法
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該法還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根據法律規定,該公司應依法向小林支付2013年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的未簽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至于2014年1月1日后,小林與科技公司雖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卻也依法視為雙方間“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因此,在此情況下,小林可以主張要求確認雙方間屬于無固定期間勞動合同關系,而無法再主張要求二倍工資。
注意二:討要二倍工資,適用一年的訴訟時效
案例:小張于2013年1月1日入職一家文化公司,雙方未簽書面勞動合同。
2014年6月30日,小張離職。2014年7月1日,小張提起勞動仲裁,要求該公司向其支付2013年2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間未簽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
對此,該公司認為已經過了訴訟時效。法院判決認定,該公司的時效抗辯成立,僅需向小張支付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間的未簽勞動合同二倍工資。
法律師說法
訴訟時效制度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期限內不及時行使權利,將失去勝訴權的一項制度。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因此,小張于2014年7月1日提起勞動仲裁,要求的2013年2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期間的未簽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已經超過一年的訴訟時效而無法得到法律保護。
注意三:“補簽”勞動合同,不能再主張二倍工資
案例:小劉于2014年1月進入一家廣告公司工作,雙方未簽書面勞動合同。2014年7月,文化公司與小劉補簽了書面勞動合同,日期補簽至2014年1月。此后,小劉以要求該公司支付未簽勞動合同二倍工資為由提起勞動仲裁、訴訟,但小劉的主張沒有得到勞動仲裁機構及法院的支持。
法律師說法
本案中,廣告公司在小劉入職后未及時與小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確有不當。但需要指出的是,在雙方勞動關系存續一定時間后,廣告公司與小劉在協商一致的前提下,簽訂勞動合同,將日期補簽至實際用工之日的行為,已經構成雙方間的“合意”。在此情況下,小劉再次訴請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就無法得到法律保護。
注意四:用人單位丟失勞動合同原件,勞動者討要二倍工資很難
案例:小錢原系一家醫藥公司員工,離職后,其以醫藥公司未與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為由提起勞動仲裁及訴訟。案件審理過程中,醫藥公司聲稱,此前與小錢簽過書面勞動合同,只因公司管理不慎,將保存在公司的勞動合同原件丟失,無法向法院提交,但雙方的勞動合同曾在相關部門進行過備案且存有復印件,并同時向法院提供了復印件。盡管小錢對該公司提供的復印件予以否認,但法院最終確認了雙方已經簽過書面勞動合同的事實,判決駁回了小錢的請求。
法律師說法
《民事訴訟法》第70條規定,書證應提交原件。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用人單位遺失勞動合同原件的情況下,法院仍然可以結合其他的證據材料及查明的案件事實,審查判定勞動合同復印件能否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本案中,小錢與醫藥公司的勞動合同曾在相關部門進行過備案并在該有關部門留存有復印件,且經核對,備案留存的復印件與醫藥公司提交的復印件內容一致。因此,法院可依法認定小錢與醫藥公司間曾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條和借條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破產債權是怎么分類的
2021-01-14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哪些出軌證據能被法院采納
2020-12-29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到法院能和娘家人斷絕關系嗎
2021-03-02單方終止合作合同怎么賠償呢
2021-01-13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為避車造成側翻致路人受傷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