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專利權的行為,由于違反了《專利權》的相關規定,因此侵權人應當就侵權行為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根據相關規定主要是民事、行政以及刑事方面的責任,接下來,律霸小編為大家做詳細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1、停止侵權
停止侵權,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
2、賠償損失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3、消除影響
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采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
(二)侵權行為的行政責任。
我國《專利法》對侵權行為中的假冒他人專利、泄露國家機密、徇私舞弊等行為規定了行政責任。另外,我國專利法還對侵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規定了行政責任。其目的在于維護科技人員和進行科研創造的其他人員的合法權益,以保護和激勵他們進行發明創造的積極性。除此之外,2000年《專利法》還獨列一條作為第59條:“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的,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并予公告,可 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這樣,專利管理機關可依法主動出擊,有力地打擊假冒專利的違法行為。這對于維護專利的聲譽,更好地發揮專利制度的作用,加強市場經濟條件下專利管理機關的執法職能,維護廣大消費者和社會公眾的利益,保證專利制度的健康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侵權行為的刑事責任。
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專利侵權主要給予民事制裁,但有時也需要刑事制裁。因為侵權不僅僅涉及專利權人的財產權,有時也涉及公共利益。對違反公共利益的最有效的制裁是刑事制裁。我國專利法對假冒他人專利、泄露國家機密以及徇私舞弊這三種行為規定了刑事責任,分別規定于《專利法》第58、64、67條。
1、假冒他人專利是指非專利權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在其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人為地標注專利權人的專利標志或者專利號,冒充專利權人的專利產品,以假亂真,以劣充優,在市場上銷售的行為。
2、我國專利法規定,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將在國內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首先向我 國專利局申請專利,并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同意后,委托國務院指定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規定這樣的申請、審查程序,目的是保守國家的機密。對于違反法律,擅自向外國申請專利,泄露國家機密的,由行為人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比照刑法以泄露國家秘密罪論處。
3、徇私舞弊是指在受 理、審批專利申請的工作中或者在接受申請人委托辦理專利事務的工作中,或者在處理專利糾紛工作中,明知是不符合授予專利權的條件而授予專利權,或者明知是符合授予專利權的條件而駁回申請,或者剽竊申請人的技術等行為。執法、司法人員的徇私舞弊行為不僅給直接受害人造成損害,還妨害了國家法律的實施,破壞了法制的尊嚴,因此必須依法堅決制止并予以制裁。
上文中,具體為大家帶來了侵犯專利權人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其中常見的應該是民事方面的責任,即停止侵權行為、賠禮道歉以及賠償專利權人的損失。如果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話,則還要承擔刑事責任。律霸為你整理本篇文章,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侵犯專利權的情形有哪些
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有哪些
如何判定專利是否被侵權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引用網絡上句子算侵權嗎
2021-03-26村委會賄選如何處罰
2020-12-10被執法人員毆打怎么辦
2021-03-18并購公司的價值怎么算
2020-12-01攝影照片被侵權如何提起賠償
2020-12-12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