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法通則》第四條便規定“民事活動應遵循自愿原則”。《民法通則》第145條規定:“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規定除外。涉外合同的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于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
我國《合同法》分別從第三、第四、第八條,從不同的角度對合同自由做了闡述,對意思自治作了展示。其中第三條規定合同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為合同自由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因為意思自治是平等的必然延伸;只有民事主體的地位平等,各自獨立,互不隸屬,才談得上意思自治,否則建立在特權和歧視之上的意思自治也只是徒具形式的自由。《合同法》第四條雖沒有明確使用合同自由的字樣,但卻不折不扣的載負著合同自由的精神,是關于合同自由最為明確的規定。而第八條強調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拘束力,受法律保護,更是提高了合同自由在合同法中的地位。
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
這說明我國關于合同法律適用的首用原則是當事人意思自治,同時也接受了合同自體法的觀點。但是這些規定都是原則性的,僅體現我國立法承認了意思自治原則在私法領域的重要地位,還需要在實務中不斷發展。
相關知識:意思自治原則的適用領域
(1)可以提供選擇的機會,增加自由選擇的效能。即用共同規則的形式,預先為民事者設定可供選擇的行為模式,以規范民事者的自由民事行為;(2)為民事者自由意志的外化,排除人為的不正當障礙,以保證民事行為的自由開展;(3)把自由上升為受國家強制力保護的客體,使之成為“從事一切對別人沒有害處的活動的權利”;(4)在具體民事活動中,法律保護民事者可以自由地選擇合作伙伴、可以自由地選擇合作形式、可以自由地選擇合作內容等。
在遇到糾紛時選擇法律途徑解決糾紛最好,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商標權轉讓,商標權轉讓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11喪葬費全由配偶繼承嗎
2021-01-04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保險代理人可以全權代理保險人嗎
2021-02-09瑞士人活得“保險”
2021-01-05什么是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2-01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如何確定
2020-12-13拆遷安置時,村集體獲得的賠償如何分配
2021-02-05開放商有權利進行商業拆遷嗎
2021-01-14農村宅基地過戶后遇到拆遷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62020年公租房拆遷產權置換條例
2020-12-21拆遷安置房產證的日期是怎么算的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