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轄權異議提出時間有什么限制
(一)根據民事法第127條的規定,應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權異議。
(二)什么是管轄權異議
1、管轄權系指,某訴訟案件在確定民事法院具有審判權后,決定由哪一個“民事法院”進行審理之權限,故管轄權又被稱為“具體的審判權”。而由上述可知,必先有審判權,才有管轄權之問題;若沒有審判權,自無庸討論是否具有管轄權。
2、法院要對案件具有管轄權,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即法院對所涉案件具有“主題管轄權”,即法院具有審理該類型的案件的權力,同時,法院還需對案件當事人具有“個人管轄權”,即法院具有對訴訟中涉及的當事人作出影響其權利義務的裁決的權力。
二、管轄權異議裁定期限是多久
1、法律對管轄權異議審理期限規定如下:
(1)提出。收到起訴狀后15天的答辯期內提出。
(2)審理。法院應在收到異議申請后15日內審理完畢。
(3)上訴期。不服管轄權異議裁定的,當事人應在10天內提出上訴。
(4)上訴審。二審法院應在立案后30日內作出終審裁定。《民事訴訟法》第176條:“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2、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時限
(1)民事訴訟法第127條規定管轄權異議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其時限即為15日。我們從前文的對管轄權異議主體、客體的分析,可知這一規定是不合理的。首先,從法條上看,它存在著邏輯性錯誤,因為管轄權異議的主體包括了原告、被告和第三人,而只有被告才提交答辯狀;其次,這一規定也缺乏靈活性,例如中途參加訴訟的共同訴訟人、第三人應當在什么時候提交呢?對此,應當針對不同的主體,制定變通的規定。有學者建議,應借鑒國外立法經驗,總體上規定當事人應當在案件審理之前或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管轄權異議,凡中途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可作特別規定,即他們在接到法院告知其可以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正式通知后十日內提出
而且,在提出管轄權異議時當事人一定要提出合理的理由,來保障自己的權益。如果你有相關的法律問題,律霸網上面還有專業的律師長期駐留,可以為您進行法律咨詢。
律師推薦:清-遠律師北京律師金律霸師益陽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08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沒離婚不讓看孩子違法嗎
2020-11-15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一般代理可以調解嗎
2021-02-14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保險合同中的格式條款有效嗎
2020-11-10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規則
2021-01-01保險的基本原則有什么
2021-03-14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外出旅游買什么保險好?
2020-11-27解除承包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1-01-11贈予和買賣都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3農民土地轉讓私底下簽訂協議可以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