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夫妻雙方準備協議離婚的時候,卻因為財產的分配、子女的撫養權以及撫養費等問題產生矛盾,無法順利達成雙方協議的時候,最佳的選擇就是在法院打官司,通過訴訟離婚的手段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那么起訴離婚需要雙方都到法庭嗎?
離婚是夫妻雙方依法解除婚姻關系的行為,它將導致當事人雙方身份關系的變更,所以離與不離都要當事人親自表態才行。而且調解是離婚訴訟中的必經程序,“調”后是否能“解”也必須當事人親口說了才算數。正因為如此,離婚案件審理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必須親自到庭。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規定:“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但是,離婚訴訟是涉及雙方當事人身份關系的糾紛,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到庭應訴,對于人民法院正確審查雙方的感情是否確已破裂以及家庭財產的具體狀況等會增加一定的難度。所以,《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規定:“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志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這一條規定,一直被認為是立法要求離婚當事人親自到庭的特殊規定。當然,如果一方當事人有特殊情況,可以不到庭,法院也可以缺席判決。這里的特殊情況,主要是指夫妻一方下落不明、無民事行為能力、患重病等。
審判實踐中,被告不到庭的情況大致有兩類:
1、被告確因下落不明,無法通知其到庭;
2、被告有明確的地址,又通知了本人,但本人因種種原因不出庭應訴。
針對上述兩種情況,可依照法律規定進行具體分析、分別作出如下處理:
第一種類型:離婚案件中的被告當事人確因下落不明,無法通知其到庭應訴的,可公告送達應訴材料及開庭傳票,之后缺席審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公告送達應訴材料及開庭傳票,必須完善相關手續。一般應由受訴法院對被告近親屬進行詳細了解,并將被告下落不明、無法與之取得聯系的情況記入調查筆錄;另外被告住所地的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等基層組織也可提供被告的相關證明材料,有條件的還可由當地派出所在上述證明材料上加注意見。
法律依據:
1、《民訴法》第92條第1款: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2007年《民訴法》)第151條之規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訴至人民法院,只要求離婚,不申請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蹤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達訴訟文書。”
3、《民訴法》第144條規定:“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二種類型:被告有明確地址,又通知了本人,本人因種種原因拒絕到庭的,可分具體情況作如下處理:
1、當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出于不愿意離婚等目的,接到法院的傳票,就是不到法庭出庭應訴。對于這類離婚案件,分兩種情形處理:
(1)、本人確不愿出庭參加訴訟,但以書面的形式向法院陳述意見,比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2007年《民訴法》)第93條之規定,可以依法缺席判決。
(2)、本人既不愿出庭應訴,又不向人民法院出具書面的離婚意見,對這類離婚案件的當事人,可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2007年《民訴法》)第112條規定認定其屬民事訴訟法第100條(2012年《民訴法》132條)規定的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后,拒不到庭的,可以依法拘傳其到庭參與訴訟。
2、被告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案件,作為監護人之一的父母或成年子女出于離婚后無人妥善照顧被告等多方面因素的考慮,不愿配合法院工作,拒不到庭應訴,致使案件無法進入正常的審理程序。對此類離婚案件的處理,首先要多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父母、成年子女的思想工作,促使其配合法院的工作,代理被告出庭應訴,以便切實維護被告的合法權益。如果通過法院多方做工作,被告的父母、成年子女仍不愿代被告出庭應訴的,可與被告所在地的村委會、居委會等基層組織取得聯系,到被告住所地進行巡回審理,就地辦案。
通過我們對以上全文的閱讀,起訴離婚需要雙方都到法庭嗎——答案是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雙方都是要必須到場的,因為需要雙方當事人表態,表明自己的傾訴,這樣法院才能從你們雙方的立場考慮離婚分配的問題,才能做到合理分配。
法院起訴離婚的調解程序是怎樣的
2020年起訴離婚要花多少錢
起訴離婚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興萌,山東順周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心理咨詢師。臨床醫學學士學位,5年學校及醫院學習歷練,掌握扎實的醫學基礎,在傷殘鑒定、醫療過錯鑒定等方面能為當事人提供全面、客觀的意見及幫助。先后供職于平安財險、太平財險兩家保險公司,發揮醫學專長,依次擔任人傷理賠法務、人傷理賠主管、人傷審核崗,共計8年余,累計處理交通事故千余件,積累了豐富的交通事故及人身損害處理及訴訟經驗。目前主要業務專長:交通事故、醫療糾紛、人身損害糾紛。聯系電話:18615425160;微信:L18615425160。
醫療過錯十級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學校和老師侵犯學生權利的體現有哪些
2021-03-11賠償金的分類和解釋
2021-03-04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離婚房產評估過程
2020-11-25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海上貨運保險承保范圍有哪些
2021-02-08拆遷補償是按照人口數還是房屋面積進行補償
2021-02-17河北農村拆遷補償有哪些
2021-02-07房屋拆遷申請補償協議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