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被告如何執行和解協議
執行案件的當事人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的,執行員應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并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蓋章。人民法院應當對執行和解協議進行審查,一經確認或批準即具有一定的效力。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條規定: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案件執行中達成和解的原則:
1、達成和解協議,必須出自雙方當事人自愿
如果違背自愿原則,不僅難以達成和解協議,即使勉強達成和解協議,其基礎也不牢固,當事人隨時都可能反悔、撤銷達成的協議。
2、和解協議的內容必須符合法律、政策
和解盡管是當事人在執行過程中的自行活動,但因其涉及雙方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的處分,所以應受我國處分原則的制約,必須以符合法律、政策為前提。否則,即使雙方當事人出自真實意愿,其和解協議也是無效的。
執行案件的當事人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的,執行員應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并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蓋章。人民法院應當對執行和解協議進行審查,一經確認或批準即具有一定的效力。
執行和解成立,即可重新確定或調整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當事人雙方通過和解協議,對原執行文書確定的給付內容和方式等等作出了變更性處分,進而就重新確定或調整了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當事人將按此協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訴訟和解的費用怎么收取?
在法院立案前調解的,法院不收取訴訟費,但如果需要法院出具法律文書的,會減半收取訴訟費;如果在法院立案后調解結案的,法院會減半收取訴訟費。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五條 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當事人申請撤訴的,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民事訴訟庭外調解是什么
我國調解制度有訴訟中調解和訴訟外調解。
民事訴訟庭外調解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九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第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并盡可能就地進行。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
第九十五條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法院可以對民事案件進行調解,但調解需要雙方當事人自愿調解才能進行。法院才會受理原告提起的民事訴訟,并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審理。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保險過期兩個月有效嗎
2021-01-24二手房交易哪些情況可追究中介責任
2021-03-06征地補償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闡述涉外離婚程序審理的法律流程
2020-12-24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車禍一方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24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把保險單弄丟了怎么理賠
2021-03-03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