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律師證據不充分怎么開庭
一是只要法院受理了案件,就應該開庭審理;二是證據足或不足不是開庭的前提條件,而是開庭審理后確定的結論。
第一、根據法律的規定,只要有案件存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就應當開庭審理(依法不公開審理的少量案件除外)。關于案件的構成,不同性質的案件有不同的情形。
第二、關于“開庭”和“證據不足”的關系,我認為是這樣的:應該是經過開庭的質證和辯論后,才能認定為證據不足;而不是先確定證據足不足再決定是否開庭。因而可以說,證據不足是開庭審理后確定的結論;不經過開庭怎么能知道證據足不足呢?
民事訴訟中原告提不出證據的后果
民事訴訟中,法院是沒有義務給原告或被告調取證據的。原告不提供證據有可能承擔敗訴的風險。
法院也有調取證據的時候,分為兩種情況:
(一)依職權調取證據,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涉及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認定的;
(2)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回避等程序性事項的。
(二)依申請調查取證的情況:
(1)由國家有關部門保存而須由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材料;
(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材料;
(3)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材料。
民事訴訟中原告敗訴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主體不適應。原告不具備訴訟的主體資格,其所訴訟事項與自己沒有利害關系。
2、告錯了對象。如原被告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是被告的職務行為,而起訴被告個人等。
3、超過訴訟時效。原告不在訴訟時效之內行使訴訟權,卻又不依法主張權利,未有訴訟時效中斷、中止情形。
4、管轄錯誤。如把行政案件當作民事案件訴訟等。
5、舉證不能。原告不能舉證或所舉證據不合法或存在重大瑕疵不被法院采信。
6、索賠過高。一些侵權案件,原告索賠金額過高明顯超出實際損失,損失大量訴訟費用。
7、合同無效。因簽訂的合同無效,原告自身有過錯,應承擔民事責任。
原告律師證據不充分怎么開庭?原告在打官司之前最好是能夠去收集到有關的證據,如果證據不足的話就算開庭審理,結果也不一定能如自己所愿。原告律師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下案件開庭影響是什么,可以找律霸網律師進行全方位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留地產生的侵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14一般保證連帶共同被告
2021-03-13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交通事故全責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2020-11-17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土地制度有什么大的改變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