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行政訴訟中哪些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三十條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第三十一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二、行政訴訟起訴條件有哪些
1、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其中自然人應提交身份證明;法人應提交當年度經年檢合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工商部門、編委等其他登記部門出具的法人資格證明;其他組織應提交營業執照或其核準登記部門出具的資格證明。同時,原告應確認自己的受送達人和送達詳細地址、聯系電話、郵政編碼,并承擔因送達不能而產生相應法律后果。
2、有明確的被告。被告應是作出所訴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并提供被告明確的住所地或經常居住的詳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電話、郵政編碼。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原告應提供與爭議事實有關的符合起訴條件的證據材料并填寫證據清單,注明證據名稱、份數、證明對象及提交時間。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三、行政訴訟中律師的權利
訴訟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是指以當事人一方的名義,在法律規定內或者當事人授予的權限范圍內代理實施訴訟行為,接受訴訟行為的人。根據《律師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律師作為行政訴訟代理人享有如下權利:
律師依法執行職務,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干涉;
律師就自己所承辦的案件,有查閱案卷和證據材料的權利;
律師經有關單位或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調查情況;
在庭審階段,經審判長許可,律師有權向被告、證人、鑒定人直接發問,或者申請法庭通知新證人到庭,調取新證據申請重新進行鑒定或勘驗;
律師認為委托人沒有如實陳述事實,或提出無理或違法要求時,有權拒絕擔任其代理人,已擔任代理人的可以解除委托代理合同。
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1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調整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程序
2021-01-13科創板最新消息2020
2021-01-29車禍多久不起訴什么時候過期
2021-03-12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未成年人侵權監護人擔責嗎
2020-12-25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無產權證的房屋能否抵押擔保
2021-03-25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