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
行政機關不依法回行監督職責或者監督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該如何處理?
律師回答:
根據《行政許可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監督職責或者監督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二十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自己管轄時,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第二十二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二十三條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移交下級人民法院審判。
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
第二十四條依照本法提起訴訟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原告。
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第二十五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
由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該組織是被告。由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行政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第二十六條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樣的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的,為共同訴訟。
第二十七條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第二十八條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為訴訟。
律師、社會團體、提起訴訟的公民的近親屬或者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以及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可以受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第三十條代理訴訟的律師,可以依照規定查閱本案有關材料,可以向有關組織和公民調查,收集證據。對涉及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材料,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保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辨認筆錄屬于什么證據
2021-02-06自然人有維護生命尊嚴的權利嗎
2021-01-18夫妻共同債務是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1-03-23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0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告知
2021-02-11統一進行危房改造,有補助嗎,在哪里查看
2021-01-07可以買賣拆遷安置房
2021-02-17拆遷評估標準是什么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