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復議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民事訴訟中回避復議機關是審理該案件的人民法院。
【回避適用的對象】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適用回避的人員包括:審判人員(包括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員等。
【適用回避的情形】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是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如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等);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如鑒定人是本案爭議標的的所有人之一);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這里所指的“其他關系”,是指除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及與當事人有近親屬關系之外的親密或仇嫌關系,足以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如審判人員是案件一方當事人的最親密的朋友)。
【回避的程序】
回避的提出,可以是當事人提出申請,也可以是審判人員或者其他參與訴訟的人員主動自行提出。回避應當在案件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回避申請提出后,是否準許,由法院決定,具體程序為:審判人員的回避,由法院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
【回避的法律后果】
在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到法院作出是否同意申請的決定期間,除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外,被申請回避的人員應當暫停執行有關本案的職務。法院決定同意申請人回避申請的,被申請回避的人退出本案的審理或訴訟;法院決定駁回回避申請而當事人申請復議的,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審判或訴訟。
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選擇管轄的適用情形
2021-03-19出門打工需要辦健康證嗎
2020-11-30交警隊鑒定車輛需要多久
2021-01-26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21-02-13死刑有哪些情況下可判處死緩
2021-02-252020年新三板上市條件與標準是什么
2020-11-19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嗎
2020-11-29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