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協議糾紛案件是誰負有舉證責任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行政協議糾紛一般由被告承擔舉證的責任,如果是對行政協議是否履行發生爭議的,由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
《最高院關于審理行政協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條?被告對于自己具有法定職權、履行法定程序、履行相應法定職責以及訂立、履行、變更、解除行政協議等行為的合法性承擔舉證責任。
原告主張撤銷、解除行政協議的,對撤銷、解除行政協議的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對行政協議是否履行發生爭議的,由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
行政訴訟判決后,原告不服可以申請再審嗎
1、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這個要求跟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基本是一致的,并且在獲取新證據時,原告依靠自身能力無能為力的,下面幾種情況中可以向法院申請調取:
(1)由國家機關保存得須由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
(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
(3)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
2、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對于這個證據的認定,其實也需要建立在能夠提供證據的基礎上,否則的話還是不能依法申請再審的。
3、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因為原先的處理方法被撤銷或者變更,已經根本改變原來的安排,所以原告據此發現有不對的,可以依法申請再審。
4、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對于這個再審的理由,因為涉及這種關系,所以已經嚴重影響案件的判斷,所以原告申請再審將會得到支持。
另外,對未生效的行政訴訟判決不服的,原告可以依法提起上訴,這是跟再審完全不同的制度,需要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原告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要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如果原告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因行政協議糾紛提起行政訴訟的,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具鑒定意見的鑒定人是否必須出庭作證
2020-12-20對于涉外婚姻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9征地土地補償協議
2021-02-12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女方出軌男方提出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1-02-25能一次性給贍養費嗎
2020-11-29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產品責任險條款(涉外)
2021-02-14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