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是勞動者腦力成果的體現,凝聚著勞動者的心血。但是,這些年知識產權侵權事件屢見不鮮。很多人對于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認定也不清楚,下面小編帶你了解對于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認定。
一、什么是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指智力創造成果: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商業中使用的符號、名稱、圖像和外觀設計。知識產權可以分為工業產權與版權兩類,工業產權包括發明(專利)、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和地理標志,版權則包括文學和藝術作品。知識產權被概括為一切來自知識活動領域的權利,始于17世紀中葉法國學者卡普佐夫的著作,后由比利時法學家皮爾第所發展;到1967年《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簽訂后,知識產權的概念得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認可。
二、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認定
(一)被侵權的知識產權必須具備有效性
這一要件也即被侵犯的知識產權必須是在我國申請的,并且已經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核實與批準。知識產權的有效時間必須不能過期,也不能是正在進行申請的而尚未批復的,或者已經被知識產權局的復審委員會所宣布失效的。以上的有效性若不具備,則不能進行知識產權侵權的訴訟。
(二)侵權行為務必清晰界定
這一要件也即原告方必須對侵權方的行為進行詳細說明,并能夠提供充足的證據證明侵權行為的發生。事實上,我國知識產權有關法律已對這一要件進行了詳細規定,并指出了侵權行為的種類及不能算作是侵權行為的事件。
(三)侵權行為必須是以營利性為目的,而不以營利性為目的的侵權行為則應視情況而定。
根據規定,如果以營利性為目的使用一項知識產權,在使用方必須獲取所有者的許可,否則,則構成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因此,營利性為目的也是知識產權侵權的主要構成要件之一。
(四)侵權行為的發生必須是由侵權方的主觀過錯所致。
這一要件認為,無論侵權方的主觀過錯是有意性還是自身失誤所致,都應對知識產權的損失負有賠償責任。如果侵權方能夠證明這一行為的合法性也可以不負賠償責任,但仍需要承擔停止侵權、銷毀侵權產品等侵權的民事責任。
從上文,大家一定已經了解了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認定的標準了。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發生后,受害者要拿起自己手中的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如果你還有對于知識產權侵權相關法律知識的疑惑,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的律師,他們將會為你提供專業解答。
知識產權侵權訴訟
知識產權和專利的區別
如何申請知識產權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被部分駁回如何處理
2020-11-20主債務過期怎么解除抵押權
2021-03-25醫療事故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1-02-24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沒領結婚證的婚姻關系如何了斷
2021-02-22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民生人壽跨省理賠16萬
2020-11-27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