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案件怎么舉證
一、證明當事人主體適格的證據
1、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資料,如身份證或戶口本等;
2、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的,應提交主體登記資料,如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工商注冊登記資料或社團法人登記證等;
3、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的名稱在訟爭法律事實發生后有變更的,應提交變更登記的資料。
二、證明房屋買賣法律關系成立及合同履行情況的證據(普遍適用于各種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案件)
1、房地產買賣合同;
2、房地產銷售許可證;
3、購房方支付房款的收據或發票。購房方以按揭(抵押)貸款方式支付房款的,還應提供按揭(抵押)貸款合同、借款借據、分期支付按揭款的清單等;
4、房屋竣工驗收情況的證明;
5、房屋交接時間的證明。
三、當事人還應針對具體的訴訟請求提交僅適用于某類案件的證據
(一)因開發商逾期交房,購房方要求解除《房地產買賣合同》、支付逾期交房違約金及賠償損失的
1、購房方受到損失的證據;
2、售房方以施工期間遇到不可抗力為由提了抗辯的,應提供氣象、地震、消防等相關部門出具的證明資料等。
(二)因開發商延期辦理《房地產證》,購房方要求支付延期辦證違約金的
1、售房方通知購房方辦理產權轉移登記和辦理《房地產證》的證明;
2、售房方已辦理房地產初始登記的證明;
3、房地產證或產權轉移登記的電腦查詢單。
四、當事人在訴訟請求中有具體請求金額的,應提交詳細的計算清單。
房產登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風險
1、買房不能貸款
如果買賣合同約定房屋的購買方是未成年人一人,則該房屋買賣不能申請銀行貸款,只能一次性付清房款。
2、孩子獨立買房時可能多付首付
如果孩子和父母沒有共有房產,即父母房產證上沒有孩子的名字,那么孩子成年后購買首套房時,按照政策首付三成,并可享受首套優惠房貸利率。
如果孩子在限購政策出臺前,在未成年時和父母共有房產不超過2套,根據政策,成年后可獨立購買1套住房。
3、父母不能隨意處置房屋,確需處置時手續麻煩
父母不能隨意出售、抵押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屋。必須是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利益,若其出現重大疾病需要錢來治療或生活學習需要等。必須提供監護人簽名保證其具有監護人資格和出售房產是為了未成年人利益的保證書,保證書須經公證處公證。
另外,父母出售房產所得款項應全部用于撫養未成年人。否則,日后孩子一旦提出異議,認為父母侵犯其合法權益,父母還要承擔賠償責任。
4、父母離婚時易出糾紛
如果夫妻離婚,以未成年孩子名義購置的房產歸屬往往會引起法律糾紛。
如果房產不作為共同財產來分割,那么該房產應屬承擔撫養孩子義務的一方與孩子共同居住,可能會由此引發撫養權爭奪局面。
5、父母想再收回房屋困難且無法控制子女成年后擅自處分房產
如果子女成年后不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父母想收回房屋將會有很大的法律障礙。實踐中已有子女成年后將房屋出賣,不讓其父母居住的情況發生。
商品房買賣圈套
購買一套稱心如意的商品房,是很多人的愿望。但如果沒有購房經驗,不了解購房中存在的風險,很容易落入一些開發商設計的圈套。為了防范消費陷阱,減少消費糾紛,專家提醒廣大購房者,在購買商品房時要注意開發商常用的“七大圈套”。
一、“捂盤”惜售。新樓剛開盤時,有一些開發商是先把位置不好的房子拿出來銷售,好位置的房子反而被保留下來,然后每個月推出幾套,其目的是為了在后期的銷售中提高價格和便于銷售。
二、“樣板房”花招。樣板間是購房者了解樓盤最直觀的方式,是衡量房屋質量、結構的因素之一。但是,一些開發商有時會利用裝修中的視覺誤差來誘導消費者。建議購房者在看“樣板房”時多考察房屋的結構和裝修工藝、用料,把“樣板房”作為自己裝修的參考,而切莫原樣照抄。
三、不要輕易交付定金。要在最終確定購買并簽訂購房協議后再交定金,否則你一旦改變主意,開發商以消費者違約為由不返還你的定金。
四、不要輕信開發商的廣告宣傳。要理性審視廣告內容,并要求開發商把廣告宣傳的承諾寫入合同約定條款。中國法院在裁定商品房糾紛時,是以合同為依據,而并不以廣告宣傳的內容為依據。
五、注意“精裝房”究竟精不精。精裝修的房子,免去了消費者購房后裝修的麻煩,盡管房價不菲,還是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但是,一些開發商推出的精裝房,其裝修用材明顯與裝修價格不符。建議消費者購買“精裝房”時在合同中明確“精裝房”的裝修標準、所用材質、價格、質量標準、售后服務等內容,以免上當。
六、注意按揭貸款。一些開發商為了解決資金不足問題,在樓盤剛開始銷售的時候,假借自己公司員工的名義,向銀行辦理按揭貸款以套取資金,然后再將這些房屋出售給消費者,并且往往要求消費者一次性付款。這種房子在辦理產權證的時候,往往會有麻煩,甚至很長時間辦不下來。
七、注意房屋面積。消費者應當特別注意合同中對房屋面積的約定。房屋建筑面積的準確值需要實際測量,而并非是使用面積與開發商單方確定的系數相乘的簡單算法,這往往是很不準確的。一些開發商利用消費者難以測量出實際建筑面積的情況,往往單方面虛增系數值。對此,消費者要高度警惕,必要時,應請有法定資質的測量機構進行測量。
此外,當購房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及時與開發商進行交涉,如果交涉不成可帶上相關證據到質量技術監督、工商、建委、房產局等行政部門申訴,也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相關知識。現在很多房子都會提前預售,商家會和購買者簽訂相關的預售合同,但是在房子修好之后會產生很多問題,這時候最為消費者就會合理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可以寫幾個人名字
2021-02-17醫療事故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17破產債權的內容
2021-02-16強奸罪與嫖宿幼女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2什么是非婚生子
2021-02-12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法院保全銀行卡的期限
2021-03-17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土地確權是否逐戶逐地塊丈量土地
2021-01-03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