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工作實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
法律咨詢:
您好,請問,當毒品案件的當事人反駁指控時,是否應該要求他承擔部分舉證責任?
律師解答:
你好,一般來說指控犯罪的舉證責任,應當由控方承擔。
相關法律知識:
這是證據理論上最為核心最為關鍵的舉證責任問題。一般來說指控犯罪的舉證責任,應當由控方承擔,我們既不能寄希望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證明自己有罪,也不能要求他證明自己無罪,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是否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承擔舉證責任,這里面學界就存在著較大的分歧。
有種觀點主張被告只有辯護的權利,沒有舉證的義務,舉證責任都應該是控方的,既然被指控有罪,那么所有問題都應該由檢察院來證明。也有一種觀點,就是原則上講被告方不承擔舉證責任,但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這個舉證責任可能就會轉移到被告人身上。比如根據英國的證據法,在訴訟過程中,控方和辯方都可能承擔提供證據的責任,如果辯方以特定的若干事項作為辯解理由,就需要承擔部分舉證責任。如辯稱正當防衛,因為對方向自己進攻所以才反擊,這個情況下就需要辯方提供證據,證明對方如何攻擊。如果不能提供證據,這種辯解就不可能被提交到陪審團作為一個爭議的焦點由陪審團來審判。再有,如果用緊急避險或不在現場來辯解也是同樣道理,或者被告方辯稱當事人患有精神病,這樣就得提供精神病史,醫學檢查結果。假如辯方提不出證據就等于默認控方的指控,也就意味著將在特定的主張上失利。當然證明其有罪還需控方承擔最終的舉證責任,只是辯方一旦提出辯解,對辯解的理由要提出證據加以證明,這樣,舉證責任就轉移到被告。英國這種理論在立法上也得到明確的體現。
英國1994年《刑事審判和公共秩序法》有好幾條規定體現了這個精神。按照這樣的規定,警察在犯罪嫌疑人身邊或住處查獲了可疑的物品或是可疑的材料,就有權要求當事人對有關情況做出解釋,這就是舉證責任轉移的情況。如果當事人不愿意或不能夠合理解釋,可推定他對持有物品性質有概括的認識,就毒品案件來講也就是明知這個東西是毒品,當然他不一定知道它的純度含量、純度。實際上賣毒品的人都不一定知道,因為毒品在轉手過程中是不斷摻假的,往往到了二道販子,三道販子他們也不知道里面的純度。對純度不了解并不影響對其定罪。在這點上崔-敏教授提出了我們應該借鑒西方尤其是英國的證據法理論的觀點,把舉證責任分擔的理論用過來,在一定情況下要求毒品案件的當事人對辯解承擔舉證責任。這就類似于我們國家在懲治貪污賄賂犯罪中,“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如果檢察機關從某一貪官身邊查出大量的財產,和他家庭收入有明顯差距,差距幾十倍,幾百倍,這種情況下就要求其說明財產來源,如果說明不了就認定構成犯罪,二者道理是一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個人簡介:蘇揚,男,漢族,中國籍,專職律師,現執業于重慶盈科律師事務所,執業證號:15001201610607946。2、執業范圍:民事案件代理、刑事辯護及民商事案件。(可在律所官網等平臺查詢)3、執業地區:重慶4、經典案例:1擔任千億資產國企法律顧問。2.出版個人專著新三板財稅問題解析(三大央級出版社),執業八年以來,蘇揚律師領銜的律師事務所團隊代理了大量的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訴訟案件。擔任轟動全國的12.14涉及槍支黑社會主要犯罪分子辯護人(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律師一直以來的執業理念是:只要我們決定受理這個案子,擺在事實面前的只有一個日程--打贏這場官司。我將全力以赴,用一切合理合法的手段把委托人解救出來,要把當事人的民事案件,當成自己的事情去辦理。不要畏懼政府,行政訴訟要勇于跟政府斗爭,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辜負當事人的委托。辦理案件要將心比心。
醫療事故鑒定和醫療事故處理程序
2021-01-12農村房屋土地使用證沒有該怎么辦理
2021-01-22出租車乘客受傷由誰賠
2020-11-26行政訴訟律師費多少錢
2021-03-20沒有進行股權變更能否解除協議
2021-03-23價格欺詐的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2020-11-15哪些人需要自行回避,應該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3加工承攬合同糾紛被告方如何應訴
2021-01-01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已簽訂的勞動合同能變更嗎
2021-01-03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類有哪些
2021-01-17同一塊地有兩個承包合同,哪個合同有效
2021-03-04對城中村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