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業秘密保護的對象是什么
商業秘密類型包含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具體如下:
1、技術信息:是指符合商業秘密定義的非專利技術。例如:技術設計、應用實驗、工藝流程、工業配方、化學配方、制作工藝、技術樣品、質量控制、制作方法和計算機程序等信息。技術信息可以是有特定的完整的技術內容,構成一項產品、工藝、材料及其改進的技術方案,也可以是某一產品、工藝、材料等技術或產品中的部分技術要素。
2、經營信息:指符合商業秘密定義的有關經營管理方面的方法、經驗和策略。例如:發展規劃、競爭方案、管理訣竅、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產銷策略、財務狀況、投融資計劃、標書標底、談判方案、財產擔保及訴訟糾紛等方面的信息。
二、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表現為哪些情況
第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盜竊,一般是指通過竊取商業秘密的載體而獲取商業秘密;利誘,是指以金錢、物品或者其他利益為誘餌,使知悉商業秘密內容的人提供商業秘密;脅迫,是指對知悉商業秘密的人進行恐嚇、威脅,迫使他人提供商業秘密。其他不正當手段,是指除盜竊、利誘、脅迫以外的其他不正當手段,如搶奪載有商業秘密的圖紙。
第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上述第一種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這是上述第一種行為的繼續。披露,是指將其非法獲得的商業秘密告知權利人的競爭對手或其他人,或者將商業秘密內容公布于眾;使用,是指將自己非法獲取的商業秘密用于生產或者經營;允許他人使用,是指允許他人將自己1陸獲得的商業秘密用于生產或者經營,包括有償與無償兩種情況。
第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這是指合法知悉商業秘密內容的人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商業秘密的行為,包括公司、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曾在公司、企業內工作的調離人員、離退休人員以及與權利人訂有保守商業秘密協議的有關人員。
第四,明知或應知前述第一種至第三種違法行為,而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業秘密。這是間接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即第三者明知或者應知向其傳授商業秘密的人具有上述違法行為,但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
加強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可以說企業是在強化對自身核心利益的保護。畢竟,一家企業的商業秘密可以說就是企業生存的根本。一旦商業秘密遭泄露,企業將遭受慘重損失,甚至還有可能因此導致企業的破產倒閉。因而,作為企業管理者,一定要重視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在發現有侵犯自身商業秘密的行為時,也要果斷采取法律措施進行維權,減少造成的損失。
侵犯商業秘密的情形有哪些?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侵犯商業秘密罪存在未遂形態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評殘之后續治療誤工費如何計算
2021-02-05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遺贈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8房產證過戶了原來房產證還有效嗎
2020-11-08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工程勞務合同家屬終止有效嗎
2021-01-25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怎樣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11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無駕照發生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1-25保險經紀與保險代理區別是什么
2021-03-2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怎么操作
2020-12-29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2020-11-22買拆遷戶房子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6政府如何進行折遷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