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法釋〔2001〕33號)有四個法條,即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和第五十九條。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應當對這四個法條進行“細嚼”后,才能找出鑒定所存在的問題,也才能說服法官不采信不真實的鑒定結論。
第二十八條規定:“一方當事人自行委托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足以反駁并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從該法條表明,
1、法律不禁止當事人單方委托鑒定;
2、一方當事人對對另一方單方委托作出的鑒定結論提出重新鑒定,應當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證據(證明違背證據的“三性”),二是足以反駁。只有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法院才可以準許重新鑒定。
第二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托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
(一)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
(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
(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
(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對這一條重點是審查第(三)項“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我是從三個方面入手:
1、鑒定材料是否真實、充分、全面;
2、是否符合邏輯推理規則;
3、鑒定結論是否與鑒定材料內容的指向一致,鑒定結論與鑒定材料彼此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第五十九條規定:“鑒定人應當出庭接受當事人質詢。鑒定人確因特殊原因無法出庭的,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書面答復當事人的質詢。”我對鑒定結論有異議,都堅持要求鑒定人出庭接受質詢。我認為,作為代理人應當堅持這一點!只有鑒定人出庭在法庭上你才可以對他的回答或不回答“窮追不舍”的追問下去,使鑒定人無藏身之處。只有通過在法庭上的不斷追問,才能使鑒定中存在的問題暴露在法官面前。還有,代理人應對法官以書面形式表明,對司法鑒定人的書面回答應堅持不予接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債權文書公證程序
2020-12-26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外商投資企業設立需要資料有哪些
2021-03-08黨員受到刑事處罰如何黨內處理
2020-12-04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的規定
2021-02-11承包合同約定安全事故由一方承擔是否有效
2021-03-25遇到暴力拆遷時應該怎么做
2021-02-04拆遷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1-03-10拆遷沒有房產證怎么辦
2021-03-07非法拆遷維權如何實行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