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錯責任原則的特殊規定
過錯形式:?過錯有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民法中的故意,不區分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因為意義不大。民法中的過失,以過失程度為標準,區分為重大過失(應當預見而未預見)與輕過失(已經預見而輕信不會發生或自信能夠避免)。
二、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
過失程度對責任承擔的影響:?由利益關系決定。合同履行僅對債權人有利而對債務人無利,則不履行合同僅就故意和重大過失負責;如既對債權人有利又對債務人有利,或僅對債務人有利,則應就所有過錯負責。?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在《合同法》分則中,有一些條款規定了違約方有過錯才承擔違約責任,這應當看作是無過錯責任的一種例外,或者對無過錯責任的一種補充。適用過錯責任歸責原則的情形有三種,第一種是因一方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損害的情形;第二種是因一般過失造成對方損害的;第三種是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特殊規定即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的情形。
在過錯責任原則中,不僅要考慮行為人的過錯,往往也會考慮受害人的過錯或者第三人的過錯。如果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對損害的發生也存在過錯的話,則要根據過錯程度來分擔損失,因此可能減輕甚至抵消行為人承擔的責任。在共同侵權的場合,共同侵權人的過錯程度甚至可能成為其內部分損失的依據。在最高人民法院《人身賠償損失解釋》中,采納了根據過錯程度和原因力大小在共同侵權人內部分擔損失為原則,平均分擔為例外的主張。過錯責任原則是在否定古代法中的結果責任原則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1804年《法國民法典》正式確立過錯責任原則,該法第1382條和第1383條分別規定了作為和不作為的過錯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第二款將過錯責任原則規定為侵權法的歸責原則。這一原則的確立,為民事主體的行為確立了標準。它要求行為人善盡對他人的謹慎和注意,盡量避免損害后果,也要求每個人充分尊重他人的權益,從而為行為人確立了自由行為的范圍體現了對人的尊重;它也有利于預防損害的發生,通過賦予過錯行為以侵權責任,教育行為人行為時應當謹慎、小心,盡到注意義務,努力避免損害的發生;它充分協調和平衡了“個人自由”和“社會安全”兩種利益的關系。
綜合以上介紹,對于過錯責任有相應的認定標準和特殊原則的相應規定。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過錯責任原則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1-19新婚姻法中重婚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9外貿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增資流程是什么
2021-03-20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什么是探視權,怎么終止探視權
2021-03-11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