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三款規定,第三人撤銷之訴,即為第三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但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6個月內,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經審理,訴訟請求成立的,應當改變或者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訴訟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
新民訴法司法解釋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三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提起撤銷之訴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出,并應當提供存在下列情形的證據材料:
(一)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
(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全部或者部分內容錯誤;
(三)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
新民訴法司法解釋第二百九十八條規定:“第三人提起撤銷之訴,人民法院應當將該第三人列為原告,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當事人列為被告,但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中沒有承擔責任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列為第三人。”
第三人撤銷之訴性質
根據訴的請求的性質和內容的不同,訴分為確認之訴、給付之訴和形成之訴,第三人撤銷之訴屬于形成之訴。形成之訴,是指原告通過判決設定、變更或消滅權利或者法律關系。在我國形成之訴也稱為“變更之訴”。第三人撤銷之訴是一種事后的特殊救濟程序,針對的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作為一種事后非常的救濟措施,應嚴格限定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適用條件。相比之下,因再審程序中當事人在原訴訟中行使過一定的訴訟權利,故在司法政策上,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門檻應當比再審程序要低一些。
第三人撤銷之訴在程序的選擇上一般有兩種類型,獨立型和再審型。獨立型是指不依賴任何既有程序專門為利益受損的第三人設立的,旨在撤銷判決不利部分的訴訟程序。再審型是以再審為依托,案外人以自己的名義向原受案法院提請重新審理的一種訴訟程序。我國規定的第三人撤銷訴訟屬于獨立型,是一個全新的獨立的撤銷之訴。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第三人撤銷之訴第三人可以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犯罪受傷是否擔責
2021-03-04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事故鑒定有關的處理時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7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房屋整改延期如何理賠
2020-11-10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雇傭關系買保險嗎
2021-03-01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